1. 阅读选文,完成各题。

随心的阅读

刘恩波

①读书节期间,“阅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画家黄永玉说,“看书是一种快乐,然后才是知识,才是本钱。”私下觉得老人家此话算是说到了人们的心坎上。快乐,就是随心的阅读。

②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效果和状态肯定不一样。从前读鲁迅,是求学过程的要求,带有强行和必需的意味,让少年的我很是头疼。强制性要求的阅读当然不快乐,当阅读不再随心,远离了内在的渴望,它就变成了公式化、模式化的套路和条条框框制约下的教条。等到年龄稍长,走进《野草》,就找回了对鲁迅阅读的另一种无关功利的心性享受。那样的阅读是体己的、交心的、愉悦的。想看就看,不想看就不看。读书,不受外在约束,不求甚解,只为精神的充盈和通透,只为灵性的抵达和舒展。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无目的的读书,就是忘了归途的逍遥游。把胸襟读舒坦了,把视野读开阔了,把功利转化成审美,将学识装点成智慧。培根说的“读书可以怡情”就是这个道理。所以区分有目的的读书和无目的的读书,关键在于心灵。

③不是说专业阅读就不好,而是说,真正的阅读许多时候都是业余而为之的,不为了什么,走进书,那里有另一个精神世界,正待敲门和开启。

④首先是对万物百汇的好奇和探知,是对生命之美的感动与抚触。一代哲人克里希那穆提曾经如是说,“你改变不了一座山的轮廓,改变不了一只鸟的飞翔轨迹,改变不了河水流淌的速度,所以只是观察它,发现它的美就够了。”我们的阅读,不就是要在由书写构成的线条里、轮廓中,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吗?

⑤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走向森林、草原和郊野外的春天,感知各种昆虫的美妙生长。阅读《小王子》,看他和狐狸朋友关于生命仪式感的交谈,该是何等令人憧憬神往——约定好了,人的幸福就是等待中的盼望和期待,一种久违了的心愿交接的盛况。读《孤筏重洋》,明白海尔达尔和他的同伴驾着小小木筏横渡大洋的雄心壮志是如何在狂风暴雨和重重海浪的洗礼中,得以实现升华的。

⑥其次,随心的阅读还体现在人对自己心灵状况的辨识与认同上。你是什么样的人,就读什么样的书,换而言之,你读什么样的书,你就是什么样的人。人与书的同构,是这个世界的奇妙之事。譬如,王小波喜欢杜拉斯,喜欢法国新小说派,那么他后来的写作里也有实验和探索的迹象,也有青春的忏悔和浪漫。读武侠和读科幻肯定是两个观感,读卡夫卡和读村上春树也完全是不同的世界。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⑦什么是随心的阅读呢?我想就是个人的气质、秉性、习惯、信仰和情趣等发酵成的天性带来的阅读。

(1) 请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
(2) 阅读第②段,理清论证思路,补全表格。

提出观点

A

分析论述

B

引用桑林峰和培根的名言,从效果方面进行论证

得出结论

C

(3)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 对选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是对上文的补充论证,避免了观点的片面性,使论证更严密 B. 我们通过随心的阅读,可以发现自然美的奥秘,探索社会和人文精神的来路。 C. 人与书的同构,是奇之事。人找到自己喜欢的书,就像见到久违的朋友 D. 有目的的读书,可以读出硕士、博士,读成专家学者,是更好的阅读。
(5) 分析A、B两种阅读方式,判断哪种是随心的阅读,再结合选文说明理由。(3分)

【A】小刘正在准备导游格考试,专门买了《旅游法律法规》等书籍,进行阅读。

【B小李很喜欢行,空时到图书馆,总会信手翻阅一些摄形画报和旅行杂志。

【考点】
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 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 论证过程; 中心论点; 道理论证;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拿什么抵御“伪阅读”

吴  晞

    ①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觉得对于我们今天的阅读来说也是这样,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②好时代体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文化和书籍的重要性,全国上上下下都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风气初步养成。

    ③坏时代表现在由于数字阅读的冲击,相当数量的人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只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而很多以读书治学为主的知识分子,本来应该是真真正正的读书人,是读书的主体,但他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急功近利、浅尝辄止,热衷于制造没有学术价值的垃圾,所以有专家提出了“伪阅读”概念。

    ④什么是伪阅读?现在很多人不是在真正读书,而是在假读书,读假书。尤其对大部头的书、古文书、外文书不愿意下工夫,只想走捷径,浅尝辄止,或者只看零星的二手资料。比如属于明朝《三十六计》的“走为上”,却常常被认为是《孙子兵法》中的。貌似知道、貌似读过,实际上没有读过,就是我们所说的伪阅读的概念。

    ⑤更深刻的危机还来自各种新技术的涌现及其在阅读领域的应用,读者阅读习惯在改变,社会信息渠道多样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惑,这也是我们面临的共同问题。

    ⑥如何面对阅读最好的时代和最坏的时代呢?用什么来抗衡伪阅读呢?

    ⑦首先,要大力提倡读原典、读原著,要读经典名作,这是我们阅读要遵循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读书一定要读原著,要了解佛教就要读几本佛经,要了解基督教就要读《圣经》,要想知道共产主义是怎么回事就要读《共产党宣言》。这些道理多数人明白,但是肯下工夫做的很少。很多年轻人以为看看电影《大话西游》就知道《西游记》了,提起鲁迅都能说两句,但是认真读过鲁迅原著的实际很少。我总说读原著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鲁迅的小说不过就3本—《呐喊》《彷径》《故事新编》,杂文16本,你把它都读完了能花多长时间?可研究鲁迅的著作能放半个书房,你读一辈子都读不完,其实里面大多数读了收益很少。

    ⑧其次,要把各学科的精华变为广大读者可以接受的知识,做好学术的普及工作。比如我所学的图书馆学,本来是为了给读书人带来利益,可是它的专业性让行外的人很难理解,何况有的著作还故作高深和深奥,把本来明白的话说糊涂了。

    ⑨我翻译过一本西方图书馆史,似乎评价不错。这几年我又写了3本书,希望用最通俗易懂、活泼生动的方式,让普通大众了解图书馆,乐于、善于利用图书馆。很多学科都有类似的情况,需要

    高手桶破这层窗户纸,让普通大众能够了解学术的内容,从中得到好处。

    ⑩最后,要编制一流书目。中国目录学有很深的传统,有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文化内涵,利用书目给阅读提供指导也是传统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讲,目录之学读书文化之学也。

    ⑪目录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展现全部文献的目录,像国家书目、年度书目、图书馆基藏目录。这种目录以全为特征,展示我们全部文献的面貌。可现在几乎没有一部完整地反映国家出版物的书。

    ⑫根据2014年《中国出版年鉴》我们国家的出版物一年有44万种——反映的是2013年的数字。这44万种都是什么?它具体的数目都有哪些?或者再缩小一点,比如文学,我们出版了哪些书?作者是谁?我没有找到具体的书单信息。

    ⑬但是综合性的、全面的推荐书目好的极少。所以我呼吁图书馆界和出版界,应该下大力量,编出一本经得起历史考验,能够为民众所接受的,并且能体现我们整个学术水平、我们出版界水平以及我们图书馆界推荐阅读水平的书目。

(1) 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过程。
(2) 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抗衡“伪阅读”?
(3) 第⑦段主要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生活在倡导全民阅读、读书风气初步养成的好时代,但也是所有人不读书或者极少读书,只在电子终端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坏时代。 B. 作者告诉我们要真读书,不要浅尝辄止、走捷径,要多看名著,不看零星的二手材料。 C. 第⑨段中的“窗户纸”就是指书籍的专业性强让行外的人很难理解,而“捅破这层窗户纸”就是指要做好学术的普及工作,让大众易于接受。 D. 第⑫段的事实论据就是为了说明编制书目的重要性,而且表明我国没有一部完整地反映国家出版物的书。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交友之道

周国平

    ①对于人际关系,我逐渐总结出了一个最合乎我性情的原则,就是互相尊重,亲疏随缘,诚信对待。我相信,一切好的友谊都是自然而然形成的,不是刻意求得的。我还认为,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是空洞无物的。

    ②使一种交往具有价值的不是交往本身,而是交往者各自的价值。高质量的友谊总是发生在两个优秀的独立人格之间,它的实质是双方互相欣赏和尊敬。因此,重要的是使自己真正有价值,配得上做一个高质量的朋友,这是一个人能够为友谊所做的首要贡献。

    ③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

    ④你的朋友向你吐露了隐衷,你要保守秘密,不可向人传说。也许你的朋友还向别人吐露了这隐衷,你仍要当作只有你一人知道一样,不可让秘密由你传播出去。

    ⑤你的朋友最需要你的时候,你一定要出现。但是,这不能成为理由,认为你因此就有了随时在他面前出现的权利。即使对你最好的朋友,你也没有这个权利。

    ⑥当你的朋友处在大幸福或大悲痛之中时,你要懂得静默,不去打扰他,这也是一种尊重和教养。

    ⑦某哲人说:朋友如同衣服,会穿旧的,需要时时更新。我的看法正相反:朋友恰好是那少数几件舍不得换掉的旧衣服。新衣服当然不妨穿一穿,但是,能不能成为朋友,不到穿旧之时是不知道的。总在频繁更换朋友的人,其实没有真朋友。

    ⑧凡是顶着友谊名义的利益之交,最后没有不破裂的,到头来还互相指责对方不够朋友,为友谊的脆弱大表义愤。其实,关友谊什么事呢,所谓友谊一开始就是利益的面具和工具罢了。今天的人们给了它一个恰当的名称,叫感情投资,这就比较诚实了,我希望人们更诚实一点,在投资时把自己的利润指标也通知被投资方。

    ⑨在与人交往上,孔子最强调一个“信”字,我认为是对的。待人是否诚实无欺,最能反映一个人的人品是否光明磊落。一个人哪怕朋友遍天下,只要他对其中一个朋友有背信弃义的行径,我们就有充分的理由怀疑他是否真爱朋友,因为一旦他认为必要,他同样会背叛其他的朋友。“与朋友交而不信”,只能得逞一时之私欲,却是做人的大失败。

    ⑩这是一个孤独的人。有一天,世上许多孤独的人发现了他的孤独,于是争着要同他交朋友。他困惑了:他们因为我的孤独而深信我是他们的朋友,我有了这么多朋友,就不再孤独,如何还有资格做他们的朋友呢?

(1) 作者提到“朋友之间,最重要的是尊重”,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怎样的做法能体现对朋友的尊重。
(2) 本文第⑩段可以删掉吗?请你说说理由。
(3) 读了这篇文章,请你联系自己的成长生活,谈谈你对交友之道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困难
3. 阅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完成下列各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出自《论语》,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遵循的处世之道。其实质是推己及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将心比心”“换位思考”。

    ②就日常生活来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我们应该从自己的所欲所想出发,推及他人,从而理解他人的所欲所想,以此规范自己的行为。比如,你不愿被人嘲笑,那你就不要嘲笑他人;你不愿被人非议,那你就不要非议他人;你不愿被人欺骗,那你就不要欺骗他人。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只想“我高兴就好”“我便利就行”,不顾及他人的感受,那人与人之间就必然失去友善,社会也难以和谐。人们可能都有类似的经历:在早晚高峰堵车时,总有这样的司机,只图自己的一时便利而不顾他人,左穿右插,随意变线加塞儿。这种做法,轻则会惊吓对方,进而引发纠纷,重则会造成交通事故,甚至危及生命。不论出现哪种结果,都是损人不利己。可见,只有遵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准则,人们才会相互理解、减少矛盾,社会才能和谐。

    ③同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习近平主席在阐述我国和平外交政策时,一再重申,在五千年的人类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秉承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已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中国人民近代以后经历了一百多年战乱频发的惨痛历史,最懂得和平的宝贵,最懂得发展的重要,绝不希望这样的悲剧在任何地方重演,绝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悲惨经历强加给其他国家和民族。由此可见,中国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彰显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当代价值。

    ④总之,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既是                         ,同时也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需要。

(1) 根据文意,将文章第④段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限18个字以内)

(2) 阅读第②段,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维护社会公德、促进社会和谐的准则”展开论证的。

(3) 读了这篇文章,你会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现实生活作简要说明。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