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请自选角度品析“峰峦如聚 , 波涛如怒 , 山河表里潼关路”句中的加点字。
知识卡片
箫,一种竹制吹管乐器,用于音乐演奏,常与诗词、绘画、舞蹈等相结合,体现中国传统的韵味。也出现在各种文化活动中。
萧,一种植物或用作形容词描述冷落景象,有时还作为姓氏使用。
[甲]
江村夜泊
(唐)项斯
月落江路黑,前村人语稀。
几家深树里,一火夜渔归。
[乙]
十二月十五夜
(清)袁枚
沉沉更鼓急,渐渐人声绝。
吹灯窗更明,月照一天雪。
落叶·湖醉
诗句:
“落叶缓扫”一条街市容环境卫生保障中心宣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闲居初夏午睡起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甲】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 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
【乙】浣溪沙
【宋】晏殊
小阁重帘有燕过,晚花红片落庭莎。曲阑干影入凉波。
一霎好风生翠幕,几回疏雨滴圆荷。酒醒人散得愁多。
示例:在《次北固山下》中,我觉得“阔”字最传神,因为“阔”表现出“潮平”的结果,江水浩渺,放艮望去,船上的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赏析:在《》中,我觉得“”字(词)传神,因为
配乐:A.《风吹过的街道》——感伤惆怅 B.《走过绿意》——欢快愉悦
我选择《》,配乐选择(填字母),理由是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秋日田园杂兴(其八)
[宋]范成大
新筑场泥镜面平,
家家打稻趁霜睛。
笑歌声里轻雷动,
一夜连枷①响到明。
【注】①连枷:农具,由一个长柄和一组平排的竹条戏木条构成。使用时,操作者将连枷把上下甩动,使连枷拍旋转,来拍打敲击晒场上的作物穗头,使之脱粒。
诗中农人秋季收获打稻的场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词中“争渡”的“争”,在《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中有“争夺,竞争”和“怎,怎么”的义项。教材把“争渡"解释为“奋力把船划出去”,而有人认为“争渡”应解释为“怎渡”,即“怎么把船渡过去呢?”。你倾向哪种理解?试结合上下文加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