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史料及研究显示:1976年7月1日—1977年7月,出访300多次。出访中,科技教育考察最显著。出访国:一是发达国家,如联邦德国、英国、美国、日本。二是社会主义国家,如南斯拉夫、罗马尼亚。

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出访欧洲五国。在考查法国的一座水电站时,他们发现整个电站全部用计算机控制,节假日没有工人上班,照样运行发电。邓小平率团出访日本。邓小平说:今后我们要搞现代化,没有电子工业,现代化无法实现,┅┅松下老先生,我希望你们的电子工业到我们那去。松下幸之助不假思索地答道:无论什么,我们都将全力相助。邓小平出访新加坡,考察怎么利用外资。王震在中国驻英大使柯华陪同下访问一位英国失业工人,他们看到,这位工人家有两层楼房,有餐厅客厅,有沙发电视机,装饰柜子里有珍藏的银器,房后还有一个约50平方米的小花园。由于失业,他可以不纳税,享受免费医疗,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王震感慨良多。原来想当然地以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英国工人,生活水平竟然比中国副总理都高。一位市委书记访问瑞典,回来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是消灭有产者,让大家都变成无产者;人家搞资本主义,是消灭无产者,让大家都变成有产者。”

受此影响,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有了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之后,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还专门印发了《新加坡的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战后日本、西德、法国经济是怎样迅速发展起来的》、《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的经济为什么能高速发展》等简报。在学习简报基础上,与会者进行讨论,使得改革开放的决策进一步具体化。

——摘编自何成刚《史学阅读与史料教学》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代表团出访活动的特点。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代表团出国考察学习潮的意义。
【考点】
对外开放与经济特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访谈录:以下内容节选自《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谷牧》

谷牧:中央书记处原书记,国务院原副总理

采访者:史鉴 《百年潮》特派记者 被采访者:赵云栋从1973年开始就在谷牧领导下工作,1984年起,任国务院特区办司长、副主任。

史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谷牧奉命率团出访欧洲,据说,回国后的汇报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起了重要的作用,您知道这方面的情况吗?”

赵云栋:“1978年,党中央和国务院决定派谷牧带团赴西欧五国考察访问……回国后,谷牧写了《关于访问欧洲五国的情况报告》送呈党中央、国务院。……7月上旬,国务院专门为此召开关于加速四化建设务虚会,会议开了20多天,按照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原则,参会人员畅所欲言……会上提出的一些想法,后来集聚和反映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讨论和决议中去。此后,确定改革开放是我们国家的基本国策。”

史鉴:“据说创办经济特区的起始阶段困难很多,谷牧按照中央的指导做了很多工作,您作些介绍如何?”

赵云栋:“谷牧同志根据中央指示,曾多次去广东和福建做调研和推进工作,与两省的领导同志广泛座谈,并实地进行了考察……通过调查和座谈讨论,形成了扩大广东、福建两省管理经济权限的想法。……1979年谷牧组织着手起草法规性文件,经过13次易稿,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批次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1980年3月谷牧在广州召开广东、福建两省工作会议,把划出来的四个区,按照邓小平的建议,改名为‘经济特区’一直沿用至今。”

……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