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垃圾分类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随着我市公共绿地建设的迅速发展,枯枝落叶等垃级不断增多,某兴趣社同学开展了“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的探究,实验方案如下:

方案一:将樟树的部分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接种细菌,乙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方案二:取樟树和枫树的等量落叶,分别标为丙组和丁组,将两组落叶进行灭菌处理后,丙组接种细菌,丁组不接种细菌,两组都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恒温培养。

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实验探究提出的问题是
(2) 比较以上两种实验方案,你认为较科学的是方案,原因是该方案符合原则。
(3) 在两组实验的恒温培养过程中,方案一的甲组和方案二的丙组如果出现了大量光滑黏稠的白色物质,则可判断这是
(4) 生活中,我们用过的矿泉水瓶和废纸张应投入图中的(填序号)垃圾箱里。

【考点】
保护生态环境; 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困难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微塑料系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被形象地称为"海中的PM2.5"。调查发现,在浮游动物、沙蚕、贝类、鱼类以及大型鲸类等许多水生生物的肠道和组织中发现了微塑料,而且摄食微塑料的生物范围在不断地扩大。
(1) 沙蚕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组成;贝类大多具有贝壳,柔软的身体表面有
(2) 鲸体毛退化,俗称“鲸鱼”,但鲸是哺乳动物而不是鱼。原因是
(3) 从海洋生态系统的成分看,沙蚕、贝类等属于消费者,其误食的微塑料会通过捕食关系沿转移和积累,最终危及人类的健康。
(4) 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量(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

数量多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0.3%微塑料M的

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数量少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3%微塑料M的普通饲料8g/只,连续27天

基本消失

-0.12

①实验中甲组起对照作用,其饲喂方式应为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与甲组比较,乙、丙两组小鼠小肠绒毛数量减少甚至消失,影响小鼠的功能,导致它们体重增长值均下降。但乙、丙两组小鼠体重变化不同,原因是

(5)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请列出可行的措施(至少两条)
实验探究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