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它是指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摘编自徐蓝《试论冷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二:1948年,美国的某计划正式启动。从1948,年到1951年年底,美国对欧洲的拨款达131.5亿美元,其中88%为无偿赠款。

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 材料一中的“它”是什么?
(2) 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某计划”是什么计划吗?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对欧洲拨款中的88%为无偿赠款的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
【考点】
美国的冷战政策;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二战中,美苏两国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两国战时关系的主流是友好合作……(但)意识形态对立和国家利益相悖,使美苏两国在战后初期国际环境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对抗,导致冷战的出现……“杜鲁门主义”演说是冷战的宣言,紧接着美国政府又提出马歇尔计划。

——摘编自张小明《冷战及其遗产》

材料二  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形成。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公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华约实际上处在苏联的控制之下。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出现,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摘编自《世界历史》九下

材料三  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多次公开提及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设想,并认为“维护美国的领导地位”是“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西欧和日本都有自己的主张,中国要求建立新的国际政治和经济秩序。

——摘编自刘金质《冷战史》

(1) 根据材料一,写出美苏关系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能得出什么历史结论?
(3) 根据材料三回答,美国建立新秩序的“首要原则”是什么?
(4) 材料二到材料三说明了什么?
材料分析题 普通
3.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请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时空观念】

材料一:

【史料佐证】

材料二:下列两幅图片,描述的都与马歇尔计划有关。

【历史解释】

材料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越来越朝着安危与共、荣损相依的命运共同体迈进。“一带一路”顺应这一潮流,摒弃制度模式偏见,超越意识形态藩篱,抓的是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想的是自己要过好、也要让别人过好,信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人民日报》2015年2月13日

(1)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以上历史地图,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 德国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 美苏争霸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 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2) 比较两幅图片(含注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解说图片并指出创作者设计意图有哪些不同?

(3) “一带一路”构想提出后,有学者称它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本质区别。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者的不同。(至少答出两点)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