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用不同水温的溶液培养水稻,一段时间后检测溶液中各无机盐离子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稻可以吸收多种离子,在室温条件下,吸收各种离子的速率相等
B.
水稻吸收离子速率与细胞膜上相应载体数量和细胞呼吸产生ATP的速率有关
C.
温度可能是通过影响根部的呼吸速率,从而影响了根部对无机盐的主动运输
D.
高温和低温都会影响根部对无机盐的吸收,对钾和钙的吸收影响最大
【考点】
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多选题
困难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植物可通过质膜H
+
泵把Na
+
排出细胞,也可通过液泡膜H
+
泵和液泡膜NHX载体把Na
+
转入液泡内,以维持细胞质基质Na
+
稳态。下图是NaCl处理模拟盐胁迫,钒酸钠(质膜H
+
泵的专一抑制剂)和甘氨酸甜菜碱(GB)影响玉米Na
+
的转运和相关载体活性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跨膜转运都会引起细胞膜两侧渗透压的变化
B.
GB可能通过调控质膜H
+
泵活性增强Na
+
外排,从而减少细胞内Na
+
的积累
C.
GB引起盐胁迫下液泡中Na
+
浓度的显著变化,与液泡膜H
+
泵活性有关
D.
盐胁迫下细胞质基质Na
+
排出细胞或转入液泡都能增强植物的耐盐性
多选题
普通
2.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中a、b、c所示,■、▲、●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类型中Y离子转运所需的能量来自X离子的转运过程
B.
肌细胞吸收氨基酸分子是通过b类型进行的
C.
蓝藻、水绵、叶肉细胞、萤火虫发光器细胞内均可发生c类型
D.
温度、酸碱度、氧气浓度均会影响a、b、c三种类型的运输速率
多选题
困难
3. 细菌紫膜质是一种膜蛋白,ATP合成酶能将H
+
势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科学家分别将细菌紫膜质和ATP合成酶重组到脂质体(一种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人工膜)上,在光照条件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甲中H
+
跨膜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B.
ATP合成酶不能将光能直接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
C.
ATP合成酶的作用是催化ATP的合成
D.
破坏跨膜H
+
浓度梯度对ATP的合成无影响
多选题
普通
1. 冰叶日中花(简称冰菜)是一种耐盐性极强的盐生植物,其茎、叶表面有盐囊细胞,如图表示盐囊细胞中4种离子的转运方式。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NHX运输Na
+
有利于降低细胞质基质中Na
+
含量,提高耐盐性
B.
P型和V型ATP酶转运H
+
为NHX转运Na
+
提供动力
C.
CLC开放后H
+
和Cl
-
顺浓度梯度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D.
一种转运蛋白可转运多种离子,一种离子可由多种转运蛋白转运
单选题
普通
2. 铁是人体内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下图表示铁被小肠吸收和转运至细胞内的过程。图中转铁蛋白(Tf)可运载Fe
3+
, 以TfFe
3+
结合形式进入血液。TfFe
3+
与转铁蛋白受体(TfR)结合后进入细胞,并在囊泡的酸性环境中将Fe
3+
释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e
2+
顺浓度梯度通过蛋白1通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Tf与TfR结合后携带Fe
3+
进入细胞的过程属于胞吞
C.
蛋白2和转铁蛋白(Tf)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
D.
H
+
进入囊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单选题
普通
3. 下图表示几种常见的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同种生物不同细胞的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量不同
B.
①和②均属于被动运输,需要相应的蛋白质进行协助
C.
③属于主动运输,能够逆着浓度梯度转运物质且消耗能量
D.
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质,以③方式出组织细胞发挥作用
单选题
普通
1. 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保证了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葡萄糖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其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运输方式如图1所示。图2是原核细胞膜和肝细胞膜上载体GLUT运输葡萄糖的速率与葡萄糖浓度之间的关系。请回答:
(1)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
,不同的转运蛋白运输的物质不同,体现了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
性。
(2)
在转运蛋白SGLT1在转运葡萄糖过程中由钠离子内流提供能量。SGLTI有两种结合位点:一种与Na
+
结合,一种与葡萄糖结合。Na
+
进入细胞的方式属于
,依据是
,小肠上皮细胞通过这种方式吸收葡萄糖的方式属于
。
(3)
图1中小肠基膜上泵的功能是
。其消耗的ATP(能量)主要来自
(填细胞结构)
(4)
图2曲线中,B点与A点相比,制约葡萄糖转运速率的因素主要是
。
综合题
困难
2. 图1表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某种矿质离子的示意图,图2表示某生物膜的部分结构,图中■、▲、○代表跨膜的离子或小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如果图1中的矿质离子在土壤中含量过高,会导致植物死亡,请你分析植物死亡的原因:
。
(2)
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1所示细胞,发现其对Ca
2+
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他物质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可能是
。
(3)
研究表明,主动运输根据能量的来源不同分为三种类型,如图2中a、b、c所示。下列生物中,最有可能采用c类型进行主动运输的是_______(填对应字母)。
A.
噬菌体
B.
细菌
C.
果蝇
D.
小鼠
(4)
有人认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ATP驱动的主动运输。为了证实这一假设,进行以下实验探究:取甲、乙两组生长状况相同的小肠上皮细胞,分别置于适宜浓度的葡萄糖培养液中,甲组
,乙组用细胞呼吸抑制剂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若小肠上皮细胞是以ATP驱动的主动运输方式吸收葡萄糖,则一段时间后两组溶液中葡萄糖浓度降低的是
组。
(5)
某哺乳动物的一种成熟细胞除细胞膜外,不具其他膜结构。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在一定O
2
浓度范围内,K
+
进入该细胞的速度与O
2
浓度关系的是_________(填对应字母)。
A.
B.
C.
D.
综合题
困难
3. “桂味”荔枝的产量常受到温度和雨季等不利环境因素的影响。科研人员尝试利用纳米二氧化钛(nTiO
2
) 来提高“桂味”荔枝对不利环境的适应能力。回答下列问题:
(1)
nTiO
2
可以通过转运蛋白或者植物内吞作用进入植物体内,将nTiO
2
、SDS、ATP 和BCS按照200:8:40:5配置的复合试剂,更有利于植物的吸收,推测植物吸收nTiO
2
的方式是
。
(2)
科研人员在晴天探究
对荔枝叶片转绿期和熟绿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得到如下结果。请结合图像分析,第3次取样的时间为第
, nTiO
2
对
(填“转绿期”或“熟绿期”)的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注:T组喷施nTiO
2
, CK 组喷施清水。
(3)
光化学量子效率
与光合作用速率成正比。科研人员从10月19号到11月12号对温度和光化学量子效率
进行检测得到数据如下图,请依据下图分析,第2次取样到第3次取样之间荔枝光合作用速率上升的原因是
;低温胁迫下,nTiO
2
对荔枝光合作用的影响是
。
注:T组喷施nTiO
2
, CK 组喷施清水。
(4)
nTiO
2
复合试剂还可以提高nTiO
2
在植物表面的黏附性,减少药物被冲刷,科研人员推测,雨天使用nTiO
2
复合试剂效果更好。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在(2)问实验的基础上需要改变的有
.
综合题
困难
1. 缬氨霉素是一种脂溶性抗生素,可结合在微生物的细胞膜上,将K
+
运输到细胞外(如图所示),降低细胞内外的K
+
浓度差,使微生物无法维持细胞内离子的正常浓度而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缬氨霉素顺浓度梯度运输K
+
到膜外
B.
缬氨霉素为运输K
+
提供ATP
C.
缬氨霉素运输K
+
与质膜的结构无关
D.
缬氨霉素可致噬菌体失去侵染能力
单选题
普通
2. 如图为两种细胞代谢过程的示意图。转运到神经元的乳酸过多会导致其损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抑制MCT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B.
Rheb蛋白失活可降低神经元损伤
C.
乳酸可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
D.
自由基累积可破坏细胞内的生物分子
单选题
普通
3. 下图为植物细胞质膜中H
+
-ATP酶将细胞质中的H
+
转运到膜外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H
+
转运过程中H
+
-ATP酶不发生形变
B.
该转运可使膜两侧H
+
维持一定的浓度差
C.
抑制细胞呼吸不影响H
+
的转运速率
D.
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传递链也会发生图示过程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