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9 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中俄关系日臻稳定、成熟,既为两国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代以来,俄国的改革不断推进其近代化进程,但也步履蹒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彼得一世以强兵和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为目标,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他在力图使俄国欧化的同时,也继承和强化了传统的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俄国农民不仅在经济上为彼得一世的政策承受了沉重的负担,而且在人身方面受到更残酷的奴役。

——据《现代化通病》改编

材料二 ……现行的农奴制不能一成不变,与其等待农奴自下而上地起来解放自己,倒不如从上面来废除农奴制度,解放农奴为好。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3月

材料三____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因为革命,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列宁说:“在战争(指苏俄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干涉)结束的时候,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而现在,谢天谢地,他居然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这个结果就是把商品、货币、市场机制引进到社会主义建设里面去,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这是一个重大的突破。

材料五    苏联在 1929 年时,不能生产一架飞机,不能生产一辆联合收割机,也不能生产一辆汽车。到 1941 年时,已经拥有了最好的技术,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

——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彼得一世改革的目的是什么?彼得一世改革的哪一措施最能体现“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历程”?
(2) 材料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这场改革对俄国的影响。
(3) 材料三的横线上应该填写哪一年?“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什么“革命”?这次革命在世界史上有何地位?
(4) 请分析是什么原因使俄国从“被打得半死”到“能够拄着拐仗走动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它的创造性的“新”体现在哪里?
(5) 材料五中,1929 年到 1941 年苏联经济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在此期间形成了什么政治经济体制?该体制的形成对苏联有何消极影响?
【考点】
俄国彼得一世的改革; 俄国农奴制的改革与废除; 列宁与俄国的十月革命; 苏维埃政府的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及弊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国《1861年2月19日法令》的部分内容。

“永远废除居住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仆人的农奴制度。”“(农奴)有权转入其他等级,根据自己的意愿,受雇当新兵或服兵役,离开居住的地方。”

“农民在旧时代以地主名义购买的土地、住房和不动产确认归农民或者他们的继承人所有。”

材料二 这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甚至比美国历史上1863年的《解放宣言》意义更重大,后者仅关系少数黑人,而在俄国则涉及占压倒多数的人口。解放农奴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致其他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是不可避免的。

此后随着农民人数的迅速增加,他们难以忍受沉重的税收负担,他们不仅要为1861年得到的土地交纳赎地费,还要缴纳各种地方税;此外,他们还要负担高关税造成的购买工业制成品的高费用。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彼得大帝登基,标志着俄罗斯开始向西方靠拢,甚至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之后,叶卡捷琳娜二世不仅从西方引进技术,也主动引进启蒙运动。到了19世纪,俄罗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工业化国家,当然比真正工业化的国家还差得多。

——摘编自陈乐民《欧洲文明十五讲》

(1)  结合材料一,概括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要内容。
(2)  你是否赞同“比真正工业化的国家还差得多”的观点?请综合上述材料予以阐释。
(3)  结合俄国近代史,说明其改革过程的历史启示。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