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地球表面产生昼夜交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不发光、不透明
B.
地球的自转
C.
地球的公转
D.
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有一个夹角
【考点】
地球自转;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单选题
容易
基础巩固
能力提升
变式训练
拓展培优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在北半球用照相机对着北极星附近的星空长时间曝光拍摄,可以得到以北极星为圆心的星迹影像,原因是( )
A.
地球绕着北极星运动
B.
北极星位于银河系中心
C.
恒星都绕着北极星公转
D.
地球的自转轴正对着北极星
单选题
容易
2. 日晷是古人利用太阳的投影方向来测定并划分时刻的仪器。一天中,日影有规律地变化是由于 ( )
A.
太阳运动
B.
地壳运动
C.
地球自转
D.
日晷转动
单选题
容易
3. 下列组合中,能作为地球自转的证据的是 ( )
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②昼夜交替 ③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单选题
容易
1. 当北京时间为5月 2 日上午8点时,伦敦(中时区)的区时为 ( )
A.
5月1日16点
B.
5月1日0点
C.
5月2日16点
D.
5月2日0点
单选题
普通
2.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图中弧ABC在晨线上
B.
地球自转过程中,朝向太阳的半球是夜半球
C.
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地球表面就产生了昼长夜短的现象
D.
A点正从白天进入夜晚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现象,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
①昼夜交替 ②四季更替 ③昼夜长短变化
④太阳东升西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单选题
普通
1.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贯穿南北两极的
旋转,称为自转。地轴是地球自转的假想轴,它的北端指向
附近。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
方向转动。
填空题
容易
2. 时区:国际上的分区计时制度把全球划分为
个15°经度宽的地区,北京位于
。我国采用北京所在的
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称为“北京时间”。经度每隔
,地方时相差
小时。
填空题
容易
3. 地球始终不停地绕着贯穿
的地轴旋转,称为自转。
填空题
容易
1. 小明采用木板、泡沫球甲和乙、内置光源的球丙、木制齿轮等材料制作了三球仪模型(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齿轮C和球丙固定不动,转动手柄时,在齿轮A和齿轮B的作用下,使球乙绕球丙运转,同时球乙也会自转,球甲会绕球乙运转。
(1)
除天体运动周期的比例外,该模型还需考虑的因素
(例举一点)。
(2)
图中甲、乙、丙三个球,用来模拟地球的是
。
(3)
该模型可以模拟说明的天文现象有
。
A.地球公转 B.月球公转C.地球自转D.月球自转E.月食
(4)
为了实现球乙绕球丙转1周的同时,球甲绕球乙转12周,则设计的齿轮A、B、C的齿数比例可以为
。
解答题
困难
2. 如图所示是一个三球仪模型,它可以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1)
三球仪模型中表示地球的是
(填字母)。
(2)
如图所示三者位置关系可能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填“日食”或“月食”)。
(3)
小科认为这一模型只能粗略表示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该模型与实际情况的不同之处是
(写出一点)。
填空题
困难
3.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太阳能光伏发电。细心的小科发现南方、北方居民的太阳能电池板(如图甲所示)倾斜角度不同。小科联系了北方的朋友,于6月22日正午,利用1米长的木杆、卷尺和绘图工具,同时开展了测量太阳高度的实践活动:
甲 乙 丙
(1)
当日,太阳直射点在
附近。
(2)
图乙是他们的测绘结果,则
(填序号)是南方的小科测绘的。
(3)
查阅资料: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
θ
之和等于90°时(如图丙所示),太阳能的利用率最高。为了获得更大的太阳能利用率,南方太阳能电池板的倾斜角度
(填“大于”或“小于”)北方。
(4)
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时,还要考虑太阳方位。若在丽水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最佳朝向是朝
(填“南”或“北”)。
解答题
普通
1. 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及有关现象的描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从北极上方看地球绕地轴自东向西旋转
B.
地球上四季的形成是由于
地球的自转
C.
地球上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的公转
D.
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
单选题
容易
2. 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 )
A.
昼夜长短变化
B.
昼夜交替
C.
四季变化
D.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
单选题
普通
3. 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四季变化
B.
昼夜交替
C.
昼夜长短变化
D.
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