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下图1表示某种体外培养细胞的细胞周期及各阶段(用字母表示)的时间,图2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及着丝粒、动粒结构,其中动粒有驱动染色单体分离的作用,据图回答问题:
(1)
据图可知,一个细胞周期所经历的时期依次是
(用图中字母和箭头表示)。根尖成熟区细胞是否会出现动粒结构?
(填“是”或“否”),原因是
。
(2)
若在电镜下观察发现纺锤丝正在缩短,则此时细胞处于分裂
期。
(3)
若向细胞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胸苷,处于S期的细胞立刻被抑制,而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不受影响。理论上至少加入过量胸苷处理约
h后,可将全部细胞停留在S期或G1/S的交界处。
(4)
根据所学,推测图1显示G
0
期表示
(填“连续分裂”或“不分裂”或“暂不分裂”或“恶性增殖”)的细胞
【考点】
细胞周期; 有丝分裂的过程、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图1为某生物实验小组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后绘制的部分染色体示意图,图2为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变化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为
期。
可使染色体着色。
(2)
图1中按有丝分裂时期排序为
(用图1中字母和箭头表示)。图1中处于图2甲时期的细胞有
(填图1中字母)。
(3)
图2中表示姐妹染色单体和核DNA的分别是
(填图2中字母),图2中由甲到乙形成的原因是
。
综合题
普通
1. 某化合物可使淋巴细胞分化为吞噬细胞。实验小组研究了该化合物对淋巴细胞的影响,结果见如表。下列关于实验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分组
细胞特征
核DNA含量增加的细胞比例
吞噬细菌效率
对照组
均呈球形
59.20%
4.61%
实验组
部分呈扁平状,溶酶体增多
9.57%
18.64%
A.
细胞的形态变化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
B.
有9.57%的细胞处于细胞分裂期
C.
吞噬细菌效率的提高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
去除该化合物后扁平状细胞会恢复成球形
单选题
普通
2. CDK1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关键蛋白。在DNA复制开始后,CDK1发生磷酸化导致其活性被抑制,当细胞中的DNA复制完成且物质准备充分后,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而被激活,使细胞进入分裂期。大麦黄矮病毒( BYDV )的M蛋白通过影响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而使农作物患病。正常细胞和感染BYDV的细胞中CDK1的磷酸化水平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常细胞中DNA复制未完成时,磷酸化的CDK1的去磷酸化过程受到抑制
B.
正常细胞中磷酸化的CDK1发生去磷酸化后,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
C.
感染BYDV的细胞中,M蛋白通过促进CDK1的磷酸化而影响细胞周期
D.
M蛋白发挥作用后,感染BYDV的细胞被阻滞在分裂间期
单选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