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研究发现,约90%宫颈癌患者体内可检测到HPV(人乳头瘤病毒)。该病毒存在HPV16,HPV18等多种亚型。目前,用于预防宫颈癌的常见疫苗有“二价”、“四价”等剂型,近年,海南某医疗机构引进“九价”HPV疫苗,吸引了各界关注。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HPV的攻击,其中第二道防线依靠
发挥作用。
(2)
机体接种HPV疫苗后,T细胞被激活,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能分泌
,而在细胞免疫中则分化为
,参与特异性免疫。
(3)
多“价”疫苗可预防多种HPV亚型,原因是
。
(4)
注射疫苗后,个别接种者会出现过敏等不良反应,过敏反应是指
。
【考点】
免疫学的应用;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S蛋白是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机体的关键组分,也是研制新冠疫苗的关键起点。印度出现了新冠病毒变异株,有人担心这可能使之前研制的疫苗失去作用。你是否赞同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综合题
普通
2. 在新冠疫情的防控中,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和接种疫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请分析回答:
(1)
通过核酸检测可排查新冠病毒感染者,检测方法依据
的原理。抗体检测法是根据抗原与抗体能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的,感染早期,会出现能检测出核酸而检测不出抗体的情况,原因是
。
(2)
目前我国研制使用的新冠疫苗主要有灭活疫苗和核酸疫苗,灭活疫苗是通过理化方法灭活
制成的疫苗,安全可靠,接种灭活疫苗后机体通过
反应产生记忆细胞和抗体,应及时接种第二剂、第三剂疫苗,原因是
。初次注射抗原后机体能产生记忆细胞,再次注射同种抗原后这些记忆细胞能够
。
综合题
普通
3. 某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进行传播。图1为该种病毒模式图,其遗传物质是(+)RNA,能与图2中(-)RNA互补,刺突糖蛋白是主要抗原能与人体特定细胞如黏膜细胞膜表面的ACEⅡ蛋白结合,引发感染。图2是该病毒侵染黏膜细胞后进行增殖的过程示意图。
(1)
下列属于该传染病传染源的是
。
A.
该种冠状病毒
B.
该传染病患者的粪便
C.
该传染病患者
D.
该传染病患者的飞沫
(2)
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对患者和密切接触者及时隔离,并要求人们戴口罩、少出门、不聚会、勤洗手,这些做法属于
。
A.
控制传染源
B.
保护易感人群
C.
切断传播途径
D.
杀灭该种病毒
(3)
据题意分析,该种冠状病毒能特定侵染人体黏膜细胞的分子机制是
;其遗传信息在生物大分子间的传递规律是
。
(4)
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图1中该种病毒能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的物质是
,该物质可用于疫苗的研发。研发疫苗所需的该种冠状病毒在体外培养时应选用
培养。(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活细胞)
(5)
该种冠状病毒毒力比SARS病毒弱,但传染性强。从进化角度分析其中的生物学意义
。
综合题
普通
1. 人体免疫系统对维持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机体初次和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后,体内特异性抗体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人体T细胞成熟的场所是
;体液免疫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特异性抗体的细胞是
。
(2)
体液免疫过程中,抗体和病毒结合后病毒最终被清除的方式是
。
(3)
病毒再次感染使机体内抗体浓度激增且保持较长时间(如图所示),此时抗体浓度激增的原因是
。
(4)
依据图中所示的抗体浓度变化规律,为了获得更好的免疫效果,宜采取的疫苗接种措施是
。
综合题
普通
2. 人体内的蛋白可发生瓜氨酸化,部分人的B细胞对其异常敏感,而将其识别为抗原,产生特异性抗体ACPA,攻击人体细胞,导致患类风湿性关节炎。
(1)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免疫系统的
功能异常所致。
(2)
如图①所示,CD20是所有B细胞膜上共有的受体,人工制备的CD20抗体通过结合CD20,破坏B细胞。推测这种疗法可以
(填“缓解”或“根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其可能的副作用是
。
(3)
患者体内部分B细胞的膜上存在蛋白X(如图②)。为了专一破坏该类B细胞,研究人员设计了携带有SCP和药物的复合物。SCP是人工合成的瓜氨酸化蛋白的类似物,推测X应为
。为检测SCP的作用,研究人员对健康小鼠注射了SCP,小鼠出现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原因可能是
。
综合题
困难
3.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说法,下列说法有科学依据的是( )
A.
食用含有植物生长素的水果,植物生长素会促进儿童性腺过早发育
B.
酸奶胀袋是乳酸菌发酵产生CO
2
造成的
C.
食用没有甜味的面食,不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D.
接种疫苗预防相应传染病,是以减毒或无毒的病原体抗原激活特异性免疫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