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普氏野马(如图)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它们体长约2.1米,肩高只有1.1米左右。它们头大颈粗,咀嚼肌发达:耳朵短而尖,感觉灵敏;四肢短粗,奔跑能力强;体色棕黄,体表的毛浓密,能抵御零下40℃的严寒。
1879年,有探险家首次在新疆准噶尔地区发现该物种。由于外国盗猎者捕猎等原因,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氏野马逐渐在野外消失。为了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物种,也为了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中曾经断裂的食物链,1985年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先后几次从国外动物园引进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成立繁育基地。野马因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野马数量不断扩大。
2001年中国实施第一次野马野放,放归地点选在新疆乌伦古河南岸。这里供野马生存的水源和芨芨草、梭梭等植被丰富。然而当年冬季遭遇极端天气,马群缺乏食物,有的冻饿而死,有的失踪,还有被灰狼抓咬而受伤的,第一次放归以失败告终。科研人员调整策略,经过半野化过渡,在2002年第二次将野马野放。这一次马群度过了严寒,找到了食物和水源,终于在荒野上“立住了脚”。经过持续20年的野马放归,如今在新疆各保护区野外生活的普氏野马已有200多匹。
![](http://tikupic.21cnjy.com/ct20241o/f2/b8/f2b8ef9394582fd9c3e869071fc07bc8.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