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做过很多概括。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公有制原则”,并把共产党人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他们还指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为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在如何分配消费资料的问题上,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应坚持按劳分配原则。至于发展生产的目的,马克思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恩格斯也指出:“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材料二: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有过很多的概括。他始终把公有制为主体看成中国特色社会毒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他还强调:“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必须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才能调动积极性,才能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他曾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他特别重视生产力发展问题,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体现。邓小平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认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他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内容,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

——整理自张远新、吴素《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思想探析》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邓小平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异同。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邓小平理论的历史意义。
【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决议3.6万余字,除序言和结束语之外,共分七个部分。前四部分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时期;第五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第六部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第七部分“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

材料二   1978年以后,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开启了现代化建构的大门,政府职能开始由政治主导型向经济建设型转变。198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出通知,提出在1984年底以前各地都要大体上完成建立乡政府的工作;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得到一定发展,但总体还处于“社会管控”阶段。

20世纪9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带来了社会转型,社会流动人口增多。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将社会管理明确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提出“要改进社会管理,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治理主体仍然是政府。4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中国社会承受着市场化、信息化、全球化等多重压力的冲击与挑战,社会治理体制改革需要纵深推进。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体制的转变。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1) 结合所学,概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取得的重大成就。
(2) 分析材料二,结合所学,阐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治理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