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返回首页
1. 达尔文在环球考察时,在南美洲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种地雀,它们的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不同,其种间杂交一般不育。据研究,它们是由一种祖地雀进化来的。
(1)
这些鸟的祖先由于偶然的原因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它们逐渐分布到各个岛上去,各个岛上的地雀被海洋隔开不能交配,这就造成了
,阻止了种群间的
,但此时并没有形成新的物种,后来产生了
,这便形成了不同品种的地雀。
(2)
不同岛屿上的地雀,其身体大小和喙形各不相同,据研究是由于它们的祖先原来就存在着
,它是生物进化的
。
【考点】
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答案】
您现在
未登录
,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如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进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请回答:
(1)
A物种进化为B,C两个物种的外部因素是
.
(2)
甲岛上的B物种迁移到乙岛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的原因是
.
(3)
迁移到乙岛的B物种进化为D物种的原因是
.
综合题
普通
2. 一万多年前,内华达州比现在湿润得多,许多湖泊(A,B,C,D)通过纵横交错的小溪流连结起来,湖中有不少鳉鱼.以后,气候逐渐干旱,小溪流渐渐消失,形成了若干个独立的湖泊,各湖泊生活的鳉鱼形态差异也变得明显(分别称为a、b、c、d鳉鱼).为内华达州1万多年以来湖泊地质的变化示意图.
(1)
1万多年后,A湖中的所有鳉鱼称为一个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它是生物进化的
.
(2)
现在,有人将四个湖泊中的一些鳉鱼混合养殖,结果发现:A,B两湖的鳉鱼(a和b)能进行交配,但其后代的雄性个体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来自C,D两湖的鳉鱼(c和d)交配,能生育具有正常生殖能力的子代;A,B两湖鳉鱼的繁殖期在5月,C,D两湖的鳉鱼繁殖期在7月.上述实验说明C,D两湖中的鳉鱼存在
隔离.能体现物种多样性的是
湖中的鳉鱼.
(3)
在5000年前,A湖的浅水滩生活着甲水草,如今科学家发现了另一些植株较硕大的乙水草,经基因组分析,甲、乙两水草完全相同;经染色体组分析,甲水草含有18对同源染色体,乙水草的染色体组数是甲水草的2倍.甲、乙水草杂交,可产生三倍体的后代.据此,可以认为甲、乙水草
(填“是”或“不是”) 同一物种,原因
.
综合题
普通
1. 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
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
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
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单选题
普通
2. 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
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
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
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单选题
普通
3. 由欧洲传入北美的耧斗菜已进化出数十个物种。分布于低海拔潮湿地区的甲物种和高海拔干燥地区的乙物种的花结构和开花期均有显著差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乙两种耧斗菜的全部基因构成了一个基因库
B.
生长环境的不同有利于耧斗菜进化出不同的物种
C.
甲、乙两种耧斗菜花结构的显著差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若将甲、乙两种耧斗菜种植在一起,也不易发生基因交流
单选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