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是生命之源,是“永远值得探究的物质”,人类从未停止过对水的研究。

图1   图2

图3

(1) 1766年,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用锌和稀硫酸制得“可燃空气”,他所说的“可燃空气”成分是(填化学式)。“可燃空气”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水,可得出“水是一个结合物而不是简单元素”。
(2) 1785年,拉瓦锡将水蒸气通过红热的铁制枪管将水转化为氢气,同时生成四氧化三铁,实验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若生成1g氢气,则理论上铁制枪管应增重g。实验发现枪管实际增重比理论数值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3) 1800年,英国化学家尼科尔森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和氧气,后人不断研究和改进该实验。现有某同学在水电解器中加入含酚酞的稀Na2SO4溶液,至充满管A和管B(Na2SO4)溶液呈中性且不参与反应)。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现象如图2所示。电解结束后将容器内所有液体倒入烧杯中,溶液呈无色。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硫酸钠在水中形成自由移动的Na+和SO42 , 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b.电解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c.电极N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电解后,管A中生成的微粒有(填微粒符号)。

(4) 当温度、压强分别超过临界温度(374.2℃)和临界压强(22.1MPa)时的水称为超临界水。现代研究表明:超临界水能够与氧气以任意比例互溶,由此发展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550℃时,测得乙醇(C2H6O)的超临界水氧化结果如图3所示。

注:δ(分布分数)表示某物质分子数占所有含碳物质分子总数的比例。

如δ(CO)

图中CO的分布分数先增后降的原因是

【考点】
电解水实验;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皮蛋是我国一种传统风味蛋制品。某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查阅资料后得知,腌制皮蛋的主要原料有:生石灰、纯碱和食盐。同学们向这三种物质中加入足量水,充分搅拌,过滤,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
(1)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NaOH和(填化学式)。一定含有NaOH的原因是①CaO+H2O═Ca(OH)2;②(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提出问题】滤液中还可能含有哪些溶质?

【作出猜想】猜想①:Ca(OH)2

猜想②:Na2CO3

【实验探究】同学们分别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甲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从而得出猜想②成立。同学们一致认为,通过该实验不足以得出其结论,原因是

方案二:乙和丙同学分别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乙同学观察到,证明猜想②正确。丙同学却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拓展延伸】证明猜想②正确后,同学们想进一步通过实验证明滤液中存在NaOH.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氯化钡溶液显中性。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Ⅰ: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氯化钡溶液,静置

有白色沉淀产生

滤液中含有NaOH

步骤Ⅱ:取步骤Ⅰ中的上层清液少量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

【反思评价】

丁同学认为步骤Ⅱ中的酚酞溶液也可用硫酸镁溶液替代,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