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石
高攀龙
心同流水净,
身与白云轻。
寂寂深山幕,
微闻钟磬声。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真定怀古
元·陈孚
千里桑麻绿荫城,万家灯火管弦清。
恒山北走见云气,滹水①西来闻雁声。
主父②故宫秋草合,尉陀③荒冢莫④烟平。
开元寺下青苔石,犹有当时旧姓名。
注释:①滹(hū)水:滹沱河。②主父:战国时赵武灵王。他让国给其儿子惠文王,自号主父。③尉陀:即赵佗,秦朝恒山郡真定人,著名将领,南越国第一代皇帝。④莫:同“暮”。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独山梅花
王安石①
独山梅花何所似,半开半谢荆棘中。
美人零落依草木,志士憔悴守蒿蓬。
亭亭孤艳带寒日,漠漠远香随野风。
移栽不得根欲老,回首上林②颜色空。
【注】①此诗当作于熙宁改革以前,或在舒州任上,或在金陵讲学期间。②上林:指上林苑,皇家园林,暗指朝廷。
乱后送友人归湘中
杜荀鹤①
家枕三湘岸,门前即钓矶。渔竿壮岁别,鹤发乱时归。
岳暖无猿叫,江春有燕飞。平生书剑在,莫便学忘机。
【注】①杜荀鹤:晚唐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歌的主要成就在于反映唐末军阀混战局面下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的悲惨遭遇。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观 书
明·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⑴这首诗写出了诗人读书的亲身体会,用了好几处比喻使说理生动,富有情趣。如在写到自己和书朝夕相伴的时候,作者把书比作“ ”,“活水源头”化用了朱燕《观书有感》的句子“问渠哪得清如许,”,表明读书能获得新知识,让思想不断更新。
⑵诗歌领联“直下”让我们不由得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明白了诗人读书的一个特点是: ;“胸次全无一点尘”,写出了诗人读书。
戏问花门酒家翁
岑参
老人七十仍沽①酒,千壶百瓮花门②口。
道旁榆荚巧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
【注释】①沽:买或卖。首句的“沽”是卖的意思,末句的“沽”是买的意思。②花门:即花门楼,凉州(今甘肃武威)馆舍名。
小文: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抒情小诗。诗人来到凉州城中,看到了①“”的春色和老人②“”的场面。
小逸:此情此景堪称盛唐时期千里河西的一幅生动的风俗画。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边塞百姓③的生活。
小文:最有情趣的是,诗人与卖酒老翁开玩笑:④
小逸:诗人是“戏问”,你觉得老翁会如何“戏答”呢?
小文:我想,老翁会说:⑤
【甲】春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 ,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长沙道中①
陈洪谟
几年乡郡说潭州② , 旌节③今来亦壮游④。
青嶂近收衡岳雨,沧波遥接洞庭秋。
谁家帘幕朱垂地,到处菑畬⑤绿满畴⑥。
闻道乡风最淳朴,夜深闾巷⑦有歌讴。
【注释】①此诗为作者赴任途中路过长沙时所作。②潭州:即今长沙。③旌节:古代指使者所持的节,以为凭信,后借以泛指信符。④壮游:指胸怀壮志的游历。⑤蒋畲(zī shě):耕耘。⑥畴:田地。⑦闾巷:小的街道,借指民间。
诗歌内容
画面特色
颔联
自然山水:①
颈联
日常生活:②
尾联
民俗民风:淳厚简朴、无忧无虑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