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 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③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 , 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乙】

①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

②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 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节选自苏轼《喜雨亭记》)

【注】①志:记。②扶风,歧山:均为地名,在今陕西省。③占:占卜。④有年:年将有粮,引申为大丰收。⑤乙卯:古代用干支纪日。乙卯:农历四月初二。⑥甲子:农历四月十一日。⑦丁卯:农历四月十四日。⑧忭:高兴,快乐。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予观夫巴陵胜状       胜状:盛景、美景 B. 沙鸥翔          集:停息 C. 以为忧       方:才 D. 甲子又          雨:雨水
(2)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B.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C.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D. 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写水波壮阔;“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概说阴晴变化。 B. 甲文第二段描绘了“洞庭风雨图”第三段描写了“洞庭春景图”,一暗一明的景物特点,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使人物心情形成鲜明的反差,为下文的议论抒情做铺垫。 C. 乙文开始,苏轼即以“亭以雨名,志喜也”点出“喜”、“雨”“亭”三字,格调别致,饶有兴味。 D. 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被贬后寄情山水的忧乐之意和愁苦之情。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

【考点】
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 文言文断句; 文言文翻译; 常用文言实词;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普通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古诗文联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醉翁亭记

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游琅琊山记

宋濂

自驿西南出,过平皋约三里所,望丰山盘亘雄伟出琅琊诸峰上。居人指云:山下有幽谷,地形低洼,四面皆山,其中有紫微泉,宋欧阳公修所发。泉上十余步即丰乐亭,直丰乐亭之东数百步,即醒心亭。由亭曲转而西入天宁寺。今皆废,惟凉烟白草而已。濂闻其语,为怅然者久之。

复西行约三里许,有泉泻出于两山之间,分流而下,曰让泉,潺潺清澈,可鉴毛发。傍岸有亭曰“渐入佳境”,今已废,惟四大字勒崖石间。沿溪而过薛老桥,入醉翁亭。亭久废,名人石刻颇夥 , 兵后焚炼为垩尽。亭后四贤堂,亦废。亭侧有玻璃泉,又名六一泉,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手掬饮之,温。

(选自《历代山水游记选》,有删节)

【注释】①(凉烟白草)苍凉的烟雾荒草。②(颇夥)非常多。③(兵后)战乱后。

(1)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望西都,意踌躇                      (踌躇)志得意满的样子 B. 得之心而之酒也                       (寓)寄托 C.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D. 树林阴翳                                     (翳)遮盖
(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醉翁意不在酒/居庙堂高则忧其民 B. 望之蔚然深秀者/野芳发幽香 C. 休于树/杂然而前陈 , 太守宴也 D. 醒能述文者/光先帝遗德
(3) 下面对《山坡羊·撞关怀古》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一“聚”一“怒”,群山若动,大河有情,作者赋予自然山水以人格化的强烈感情。 B. 一“表”一“里”,外写黄河,内写华山,生动表现潼关一带雄奇险要的地理位置。 C. 一“望”一“意”,前写动作,后写心绪,表现作者对前朝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D. 一“兴”一“亡”,词句警辟,目光深邃,深刻揭示封建社会颠扑不破的兴亡之理。
(4) 下面对《醉翁亭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从全景到远景,再逐层聚焦到泉,到亭,到人,到酒,充满寻幽览胜之趣。 B. 末段抒情以禽鸟之乐烘托众人之乐,众人之乐烘托太守之乐,最后落脚到山水之乐。 C. 文章大量语句用“也”字做句尾,读来顿觉嘴上有醉意,脸上有得意,心中有快意。 D. 以一“乐”字贯穿全篇,表达随遇而安的心境、寄情山水的意趣及与民同乐的情怀。
(5) 下面对《游琅琊山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宋濂一行按当地人指引,先游丰乐亭、醒心亭,再游醉翁亭,最后赏让泉风景。 B. 作者记游的是历经元末战乱之后的琅琊山风景,故所见皆衰草凉烟、断壁残垣。 C. 文中写自然风光往往雄奇清绝,写人文风景则倾覆焚毁,两相比较令人怅惘叹息。 D. 选段以游踪为线,或远跳,或问路,或照清影,或赏题刻,或饮清泉,游兴颇浓。
(6) 用“/”给《游琅琊山记》中划线部分断句(限三处)

石栏覆之栏下压以巨石中流一窍通泉径可五六寸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文言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

【注释】①树杪(miǎo):树梢 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䆳。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山下望星河倒注         ②头不得

③其岸势犬牙差互           ④乃记之而

(2) 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于”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父叔辈台大松树下

A.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 B.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岳阳楼记》) C.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D. 所欲有甚于生者(《鱼我所欲也》)
(3)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父 叔 辈 张 灯 龙 山

(4)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

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5) 【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环境的清冷,请结合下面的文言小贴土,说说【甲】【乙】两文各自寄寓的情感。

【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文言文阅读 困难
3. 群文汇读

材料一

情景交炼

◆张德瀛

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宋词如李世英“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情语也;梅尧臣“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景语也;姜尧章“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景寄于情也;寇平仲“楼无语欲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情系于景也。词之为道,其大旨不出此。

材料二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

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

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

残阳如血。

材料三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

将军白发征夫泪。

(1) 请结合语境,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固     勒     寐

(2) 请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词 虽 不 出 情 景 二 字 然 二 字 亦 分 主 客 情 为 主 景 是 客 说 景 即 是 说 情。

(3) 请翻译“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

非借物遣怀,即以物喻人。

(4) 请根据“材料一”的提示,为下列词句归类。

A景语       B情语      C景寄于情       D情系于景

①羌管悠悠霜满地。               ②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5) 请抓住“材料二”上阕中的几个关键词简析战场的环境和战争的烈度。
(6) “材料三”中所说的“四面边声”在“材料二”中具体指什么?
(7) 积累链接:请你任意默写一联教材中曾经学过的边塞诗句。
文言文阅读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