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科学家 一样的科学精神
余姝满
①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王志珍在录制节目时,脚上穿了一双因为老化而不断掉渣的鞋子。王院士自嘲出了“洋相”,但现场主持人和观众却被深深感动了。一双掉渣的鞋子,一个真实自然的回应,这些小细节展现了科学家本真的一面:朴素简约的生活,心无旁骛的专注。
②在公众看来,科学家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群体。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走上前台展现风采,我们看到了更加鲜活、更加多元立体的科学家形象。有的科学家是以独特的个人风格出圈,如“布衣院士”卢永根、“布鞋院士”李小文,满足了人们对于“扫地僧”式“大佬”的想象;有的科学家致力于网络科普,迅速“火出圈”,如8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刘嘉麒,在B站更新了100多条火山相关的视频,网友在弹幕区里叫他“火山爷爷”;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风趣幽默地讲解海洋科学知识,“情深似海,海有多深?”“深海压强那么大,为什么没有把深海生物压扁?”这位87岁的老院士也有另一个身份“百大UP主”,在B站有近172万粉丝。汪品先院士表示,科学走红是好的,“我不愿意去走红地毯,但是我愿意做科普”。
③这些老科学家,数十年来奋斗在教学科研一线,有的迈入耄耋之年,仍在积极利用新的平台来进行科普工作,用新的技术去传播知识。科学家从来就不是一种被固化的形象,虽然他们攻坚克难的领域在普通人眼中是“庙堂之高”,但他们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并不是“江湖之远”。科学家和普通人一样,有自己的个性、喜好、朋友圈、生活圈,他们是生动鲜明的个体,或能言善辩,或幽默风趣,或有些许“另类”,透过一个个具体可感的科学家,他们成为真实的、“接地气”的存在,让公众更全面、更深入地走近科学,了解科学。
④弘扬科学家精神,鲜活的载体莫过于一个个科学家。不管科学家有着怎样的自身特点、行事风格,他们的精神内核,都指向共同的科学家精神。从钱学森、李四光、郭永怀,到屠呦呦、南仁东、袁隆平、黄大年等,一代代科学家身上,都凝聚着创新、严谨、求实、奋进的精神特质。这是一大批中国科学家对科学的共同追求,他们扎根于不同科研领域,却都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与执着,一步步攀登科学高峰,让科学家群体的光芒更加耀眼、底蕴更加深厚。
⑤科学家精神,不抽象、不空洞,是具体的、实在的,标注着一个社会的精神高度,是我们这个时代共同的精神宝藏。科学的种子不会生长在“真空地带”,科普的土壤越肥沃,公众对科学的认识越全面、越多元,就越容易搭建起尊重科学、崇尚科学的桥梁。在全社会共同培育下,科学家精神才能更好地拔节生长,引领更多人走进科学的大门。
(选自2023年12月12日《湖北日报》)
【链接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很多院士都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深厚情怀,都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民族英雄!”
王志珍说:“在实验室里我才觉得踏实、快乐、幸福。”
作物遗传学家卢永根和妻子晚年时将880万元积蓄全部捐出用于扶持农业教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