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材料一:“割让。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岛等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

材料一、二、三分别是什么战争后签订的什么条约? 

(1) 指出材料二中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款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了什么影响?
(2) 指出材料三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什么?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产生什么影响?
(3) 从地理位置看,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开放通商口岸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指出这一时期(1840年-1901年)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
【考点】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及其危害; 八国联军侵华与中国的抗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3.

在外来入侵的敌人面前,各民族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被唤醒,各民族人民做出了“维护中华之一体”的历史选择,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年近七旬的冯子材在镇南关合理部署防线,多次击退法军的进攻。冯子材对将士们说:“要是法军再打入关内,当地壮、瑶、白、彝、汉等各族人民和100多名越南人民也赶来助战,取得了重大胜利,法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都陷于混乱,形势对抗法斗争十分有利。

——摘编自《清史稿冯子材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冯子材率军取得“镇南关大捷”的原因。概括“镇南关大捷”的历史意义。

材料二   在台湾官绅反对割让台湾的努力失败之后,民众更是同仇敌忾。1895年6月到10月,总兵刘永福统领的黑旗军与台湾义士徐骧、吴汤兴、姜绍祖等人指挥的义军,与5万多日军血战四个月,日军战死、病死者4800余人。

——摘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革命史》

(2)根据材料二,指出参与反割台斗争的人员有哪些类别?他们的斗争源于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材料三   光绪三十年(1904)四月,英帝国主义侵占江孜。西藏军民以落后的武器英勇杀敌,进袭英军大本营,包围敌军达月余之久,西藏军民虽反被包围,仍坚守奋战,直到弹尽粮绝,始退出堡垒。江孜战役沉重地打击了入侵者的嚣张气焰,在我国各族人民反帝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摘编自《西藏历史文化辞典》

(3)根据材料三,指出江孜战役在反帝斗争史上的意义。西藏人民在斗争中体现了怎么样的精神?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感悟。
材料分析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