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捧在碗里的故乡

余继聪

①母亲自从搬进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后,每次回故乡,总是会带回一些故乡的土特产,吃饭的时候,一端起碗,闻到母亲带回来的新鲜蔬菜香甜的味道,妻子和孩子都会高兴地说,是故乡的吗道。一家人,就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

②母亲入城来跟我们一起生活,是因为原本离城很透远的故乡村庄被征占拆迁了。但失地的乡亲们,长期难以适应,难以适从。每一个播种的节气来临,勤俭的乡亲们,还会按节气在路边河畔,播种上几窝儿簇辣椒、茄子、葵花、芭谷、姜,香葱,播种下一眼小白菜什么的。每一个节气来临,关节和骨头里,还会像惊蛰春风来临,庄稼发芽一样,嘎嘣嘎嘣作响。闲不住的乡亲们总想拿起镳刀,扛起锄头,下地播种,总想扛起犁耙下地耕耘。

   ③记得以前老家的村子瓦房院落还没有拆除的时候,父母总要在山地里播种许多苞谷,栽种许多红薯,每年养儿头土猪。等到红薯藤蔓长长,轻满一垄垄的时候,每天傍晚他们就会背着大花蓝,拿上一把镰刀,到山地里去割一大花篮红薯藤背回来,第二天一早砍细了煮一大锅,分早晚两顿喂那些土猪。到了腊月,杀年猪,腌腊肉,好不热闹。等到腌制的腊肉晾晒干后,父母就会陆陆续续背进城里来给我。吃着红薯藤、南瓜叶、苞谷面长大的土猪腌制的腊肉,家里就溢满了故乡的味道,一家人,就这样常常把故乡捧在碗里。

④离开故乡,进城工作以来,二十多年了,老家每有收获,每有新鲜吃食,母亲总不忘给我这些来。母亲一生勤俭惯了,舍不得花钱空班车。坐一次车,上吐下泻,晕得就像大病一场,几天都难以恢复。秋天收获,每一次给我送大米来,母亲都是趁天睛,一路坑坑洼洼、艰难颠簸、烘烤辣日、汗流浃背而来。每一次独自给我送红薯、苞谷、南瓜、洋瓜、辣椒、茄子、青菜、白菜来,母亲都是用竹篾背篓或者花篮背,沉重而来,蹒跚而回。让她坐公交车到城郊,她往往舍不得花那五角钱点者一元钱。再说,母亲严重晕车,也不愿遭那个罪。

⑤搬进城里来与我们一起生活以后,母亲又开始经营起菜地,在我们家阳里、楼下的花圃里播种各种蔬菜,从老家拔来茄子秧、辣子秧,栽在阳台里。装水果的泡沫箱,母亲把它们直接变废为宝;装香油的塑料瓶、塑料瓶,母亲把它们划掉上半截,盛装上泥土,放在阳台,它们马上都变成了阳台上的微型菜地。在里面栽种一两棵茄子、番茄,或者栽种上一丛辣椒、香葱、芫荽。楼下的花圃,废弃多年了,无人管理,母亲翻挖出来一溜,晾晒几天,捡拾干净杂草,就开始播种小白菜,并像在老家故乡一样在菜地边栽种上一簇簇茄子、辣椒、青葱。

⑥狭窄拥挤的小屋,就又溢满了故乡的味道。一回到家,就看见阳台上摇气着的辣微、茄子、芫荽小葱,就闻到了故乡的味道。母亲的微型菜地,总让我觉得好像又回到了故乡老家,晚上睡觉,也好像还睡在故乡村子里、庄稼地、菜地边,一身的疲惫、满心的烦恼沮丧,马上能够洗掉,云开雾散。

⑦儿子上初三时,我们三口搬离了嘈杂拥挤的教育小区,母亲仍然住在教育小区的老房子。她还是像我以前回到故乡老家一样,总是不忘在我离开的时候,顺手塞给我从花园菜地里来摘的一把绿油油的小葱,一抱水灵灵的小白菜,几枚嫩生生的青椒。吃着这些鲜美的蔬菜,就如同把故乡捧在碗里,满碗都是新鲜香甜,满碗都是恩情和感动。

⑧如今,一端起碗,就如同把故乡捧在碗里。那种亲切,几乎让我流泪。有时甚至不舍得吃,不舍得咀嚼下咽,怕故乡没了,怕把故乡嚼化了。

(选自《昭通日报》2021年1月21日,有副改)

(1) 通读全文,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围绕“捧在碗里的故乡"写了哪几件事。

村庄拆迁后,乡亲们在路边、河畔种庄稼;

进城工作后,母亲徒步给“我”送家乡物产;

(2) 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中加点的词语。

一回到家,就看见阳台上摇曳着的辣椒、茄子、芫荽、小葱,就闻到了故乡的味道。

(3)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的理解。

吃着这些鲜美的蔬菜,就如同把故乡捧在碗里,满碗都是新鲜香甜,满驼都是思情和感动。

(4) 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把故乡捧在碗里”,说说其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文章语言特点; 拟人;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现代文阅读 普通
能力提升
换一批
1. 文学欣赏

我与地坛

史铁生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②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强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

③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

④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⑤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

(1) 简要概括第②段的主要内容。
(2) 小锦同学对第①段划线句作了如下的设计朗读。假如你是小锦,请你说明理由。

注:重音用“•”标示,停顿用“v”标示,连接用“Λ”标示。

标记: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3) 选文第⑤段引用两个散步的老人的话,有什么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 你如何评价“母亲没有找到我,我却决意不喊母亲”的行为?结合选文和课文《秋天的怀念》的内容,简要阐述。
现代文阅读 普通
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顶线思维

①古来世人皆知的底线,也是处世为人的标准,似乎正被某种强大的力量冲撞,这种力量便是顶线。所谓顶线,这里指人类欲望的顶线,即某种期望达到的目的。[甲]

②只有控制住顶线,才能守得住底线。

③“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缺乏顶线思维的人往往放任顶线,被顶线牢牢控制,变成顶线的奴隶,最终上演了一个个人间悲剧。

④有顶线思维的人,知足常乐。他们深知自己真正所需,洞察什么才是人生最重要的,因而能够从容控制顶线,进而牢牢坚守做人做事的底线。

⑤东晋名将陶侃曾做过县吏,监管渔业,常有下属送东西给他。有位下属送了一坛腌鱼给他,孝顺的陶侃马上念及贫穷的慈母,便嘱托乡人带给母亲。谁知母亲却原封不动地将腌鱼退了回来,并在信中写道:“尔为吏,以官物遗我,非惟不能益吾,乃已增吾忧矣。”陶侃收到母亲退回的腌鱼和回信,愧疚万分。他从此坚定决心,一生遵循母亲教导。[乙]

欲望的顶线,既是每个人前进的不绝动力,也是人类生产、发展、活动的根本力量。当然,欲望的顶线不是纯粹的、绝对的东西,它需要理智的调控与节制。

⑦渴望高处的阳光,祈求奇迹与辉煌,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美好的顶线。[丙]倘若在追求顶线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底线方能成功之时,你是选择洁身自好,坚守底线?还是选择降低,甚至放弃自己的顶线?

[丁]有顶线思维的人,知止不殆。他们面对顶线的情感,始终心怀底线,坚守底线,克服贪婪心理和侥幸心理,从而能够牢牢把握顶线。他们立于天地之间,上有顶线,下有底线,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社会。

(1) “严控顶线,从而坚守底线,始终廉洁为官。”这句在原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2) 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在说理中的作用。
现代文阅读 普通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世界视角看丝绸之路葛剑雄

    丝绸之路在历史上的作用不言而喻,但中国人几乎从未主动利用这条路获取利益;相对的,回鹘、阿拉伯商人途经此地,把丝绸贩运到波斯、罗马一带,成为了直接的获利者。丝绸一经传入西欧,立刻成为了上流社会追逐的奢侈品,价格一度比黄金还贵。正是这样的市场需求驱使了一批商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维持着这条路线。

    安史之乱后,古丝路被切断,中国经济中心持续南移,海上商路逐步形成。在此之前中国的海上从未开放外贸,还经常实行海禁、迁海,民间的海外贸易自然被长期禁止。元朝虽有一个短暂的开放时期,但朱元璋认为海外有敌对势力,在明朝实行了更严格的海禁。

    “片板不得下海”。清朝时,为切断郑成功与内地的联系,中央下令从辽东到广东,所有沿海要腾出20~50里的无人区,农田荒废,更谈不上海外贸易。

    在严格的限制下,海上丝绸之路虽然存在,但能够利用其获利的中国商人微乎其微。上世纪在印尼发现的“黑石号沉船”是一艘唐朝后期的船只,打捞后清理出6万多件中国瓷器和大量中国钱币。这些瓷器质地粗糙,只有一套阿拉伯风格的瓷器比较精美,考古人员推测此为船主自用,而粗糙的瓷器和钱币仅仅是顺路带回的货品而已。

    明朝初年,郑和七下西洋,船队几乎都有六七十艘大船,最远到达东非的肯尼亚。然而,在世界史评中,这次远航的意义远不如哥伦布的新航线。我们认为,这和两次航海的性质不同有关。郑和下西洋毫无疑问是中国航海史上一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创举,航海的重要目的是为永乐帝朱棣政权做宣传,到海外诸国赏赐天朝物产,带回各国的朝贡物品。相较而言,西方航海家发现新大陆,是一个纯粹的地理发现,为人类的认知做出了贡献。

    尽管丝绸之路早已存在,但中国古代却从未为其命名,也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上,这与中国古代长期的“天下观”及“重农抑商”的传统有关。

    古代的中国历来只有天下观念而无国家概念,庙堂和江湖都认为四海之内尚存许多还未开化的蛮夷之地,无需统治,加上黄河流域能够产出足够丰富的物资,因此也无需了解外面的世界。在这样的观念下,古代中国根本不可能和周边开展正常的贸易交往,朝贡则成为了小国与中国交往的唯一方式。中国与周边小国的交往讲究薄来厚往,所以后者朝贡的积极性更高。

    正因如此,今天的“一带一路”只是借用了丝绸之路名称,而不是要重建一条一模一样的丝绸之路。更重要的是,今天我们提倡的“一带一路”并非重复历史,既不是同郑和一样完全出于政治目的,也不是像西方殖民者一般借海外貿易来侵略,而是建设一条全面开放的旨在与他国友好合作的积极之道。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

(1)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古代一批商人以生命为代价来维持丝绸之路,这是因为在西欧丝绸是价格一直比黄金还贵的奢侈品。 B. “黑石号沉船”上,中国瓷器粗糙,阿拉伯瓷器精美,意在说明唐朝时期阿拉伯瓷器技艺比中国先进。 C. 世界史评认为郑和下西洋没有意义,因为它既不是纯粹的地理发现,也没能为人类的认知做出贡献。 D. 朝贡是周边小国与古代中国的交往方式,前者积极性更高,因为周边小国在这种交往中的获利更多。
(2) 文章认为中国古代对丝绸之路不够重视,其表现在哪三个方面?请简要概括。
(3) 文章最后一段画线句子包含几层意思?请简要概括。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