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初中联考协作体13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共 13 题 ; 2人浏览 ; 七年级上学期
2024-11-21
一、积累与运用(共6题,共32分)
二、阅读与鉴赏(共5题,共80分)
8.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三峡(节选)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A)。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乙】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B)!乙翁曰:“向吾远游冀、雍 , 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乙翁曰:“差矣,汝之言!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C)。

【注释】①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②曩:以往、过去。

(1) 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

文言语句

方法提示

解释

叟携酒至乙翁

查阅词典(①次序;②宅第;③但。)

 

恐力不

关联成语:不胜其烦

 

二叟

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

 

长江

课内迁移(沿溯阻绝)

 
(2) 请将“乎”“也”“矣”分别还原到文中A、B、C括号处。

A.(    ); B.(   ); C.(   )。

(3) 请为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4) 请翻译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

(5) 【甲】文写游三峡,【乙】文写登泰山。两文在表达方式和表现的主题上有什么不同?
文言文阅读 普通
9.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材料一】2024年央视春晚上,中国传统纹样创演秀《年锦》艳惊四座,四名女演员及十余位汉服展示者身着中华传统服饰,分别演绎了汉之古朴、唐之飘逸、宋之淡雅、明之端庄等不同朝代的服饰、妆造之美,传递了吉庆安泰的新年祝福,节目中呈现了二十款专家学者从历代数百纹样中的精选纹饰,这也是传统汉服在央视春晚中的首次亮相。另一个节目《上春山》中,三位男艺人则穿上了新中式男装,呈现了翠竹元素、水墨风格,也有立领、长款等剪裁设计巧思,诠释了温润如玉的新中式儒雅风。能在央视春晚闪亮登场,说明曾经被大众视为戏服、古装、角色扮演的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身着此类传统服装,也是在彰显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这种态度无疑又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让其在近年来的传统节日中日渐风行,甚至火遍线上线下。

(选自《汉服新中式服装成新年俗,传统文化在创新中活化》,有删改)

【材料二】①2024年1月,某线上商城好物年货节期间带有“国潮”“新中式穿搭”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超过5亿。在大量优质国风短视频和直播间内容推介下,新中式服装在电商走红,销量同比增长超21倍,已经成为拉动新消费的一股新势力。“新中式宋锦外套”“儿童秋冬马面裙”……一款款色泽华丽、图案精致的新中式服装,屡屡登上热搜。

②新中式风格不是纯粹的元素堆砌,而是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结合在一起。从事设计相关工作的何平向记者介绍道:“从设计元素上看,可以加入盘扣、云肩等经典中式元素;从款式上看,可以结合旗袍等中式服装版型;从面料上看,可以在绣布上加入现代特殊设计……”与严格讲究形制的汉服不同,新中式服装在设计环节上往往可以更加大胆乃至更具有突破性。最终呈现出一种既典雅又符合现代审美追求的形态。

③新中式服饰持续走俏,并获得更广泛的认可,更重要的原因是消费者文化自信的进一步提升。春节将至,消费者姜女士购买了一件带有盘扣的新中式羽绒服,她说:“国泰民安的穿搭是过年的最优解。”在国力强盛的年代,人们身上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认同感几乎与生俱来。

④新中式服饰风格是在传统中式服饰风格中演变过来的,一定不能丢掉它的基调,而要保留传统中式服装里最精华、最具代表性的一些特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新中式服装在保留传统美学和传统服饰特点的前提下,在功能性上会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穿着,可以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不同场合上角色改变后的需求。

(选自“手机中国网”2024年1月30日,有删改)

【材料三】国潮文化是“国”与“潮”的相加。“国”即为中国风、中国元素,是文化的复兴。“潮”即为潮流。国潮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灵感,结合现代时尚元素,创造出来的时尚品牌和产品。在国潮蓬勃兴起之前,国潮大多指代狭义上的特定品牌,即由中国本土设计师创立的潮流品牌,是具有鲜明特色的小众文化代表。“国潮”的崛起激活了中国传统文化,也激活了想要提升品牌、扩大市场、重塑品牌活力的国产品牌。越来越多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制造出来的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近年来,传统文化不断“出圈”,从汉服文化、新中式穿搭的兴起,古代典籍的刊行到歌曲、舞蹈的演绎,再到众多文创产品的推广,无不体现出“国潮”的魅力。人们推崇“国潮”并不是在排外,而是在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国外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地吸收和借鉴,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选自《“国潮”正当红,到底为何物?》,有删改)

【材料四】国潮产品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可是,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国潮产品对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仍是浅层次的,往往重其表而轻其里。弘扬传统文化,表现国风国潮,首先要领悟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选择与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相伴而行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创作者可以从古典文献和民风民俗中寻找创作源泉,运用多媒体手段,还原历史,创意表达,使国风国潮更具有标志性,更易传播。除去视听产品,还要从非遗传承、古法制造中开发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价值的文化产品。

(选自《光明日报》2021年9月23日,有删改)

(1) 根据【材料二】,概括消费者越来越青睐“新中式”风格的原因。
(2) 根据【材料四】,用简洁的语言谈谈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国潮”。
(3)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服和新中式服装在央视春晚首次亮相,彰显了大胆创新的青春态度,增加了不少时尚感,说明传统服装已经成为一种流行文化。 B. 汉服、新中式服装火遍线上线下,国潮品牌备受大众喜爱,中国元素已经成为拉动新消费的一股新势力。 C. 如今,国潮品牌既满足了年轻消费者对时尚、个性的追求,也将传统文化带回到人民的生活中,让中国文化真正发扬光大。 D. 国潮产品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重要载体,不能只重其表而轻其里,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利用。
现代文阅读 普通
10.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飞过童年的风筝

杨晨宇

①周末露营时,各种风筝在空中高高低低地飞着,一下子就飞进了我的童年。

②小时候,我对风筝的想象都是从书上看来的。看着关于风筝的插图和文字,我想象着它飞得很高很远,飞过围住我们的群山,飞到一个能够栖息未来的地方。

③那时的小镇,自然是没有风筝卖的,我就自己动手做。

④我照着插图,把风筝的形状画在一张薄薄的纸板上,上色后再剪裁整齐,最后找来棉线从纸板中间穿过,一只燕子形状的风筝就做好了。

⑤我让父亲举着风筝,自己摆着线团向前跑去,一边跑一边放线。按照书上的说法,等风吹来就可以让父亲松手了。总算盼来了一阵风,我一边跑一边大喊:“放!”可我拽着棉线的手,并没有像书中所说的那样,感受到向上的拉力,反而受到向下的拖拽。这时父亲的喊声从身后传来:“别跑啦,掉下来了!”我一回头,那纸板风筝重重地跌在地上,燕子尖尖的尾巴也被拌折了,活像一只笨重的蛤蟆。

⑥我有些懊恼,把风筝扔在地上,赌气似地说:“这破风筝一点儿也不好玩。”父亲看着我笑了笑:“没关系,再做一个,这次咱俩一起做。”

⑦回家后,父亲找来一些书,带着我一起研究。我才知道,要想做一只像样的风筝,其实很有讲究,要先搭架子,还要计算好各个部分的尺寸和比例,可不是像我那样照葫芦画瓢就可以的。我们找来竹篾,按照相应的尺寸削剪好,然后用铁丝将竹篾捆扎成型。骨架扎好后,再把油纸糊在竹架上,由我来给风筝上色。父亲也不闲着,他找来一个滚筒,给风等做了一个线轴。

⑧新风筝做好后,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分工,父亲举着风筝,我则拿着线轴往前跑。线轴在手中呼啦啦地转着,等风吹来时,我一边加速一边大喊:“放!”

⑨我不敢回头,更不敢停下步子,等手中确实感受到向上的拉力时,才回头看了一眼。这时,父亲手里已没了风筝,他站在原处,笑着冲我摆摆手。我抬头往上看,风筝已稳稳地飞在空中。它自由又舒展,似乎还带着一种无畏的坚定。父亲走到我身旁,说:“如果这次失败了,你打算怎么办?”

⑩我说:“那就再也不做风筝了。父亲说:“如果放弃了,你就体会不到这一刻的兴奋心情了,那多可惜啊!”这时,我手中的线轴越拉越紧,似乎风筝在空中飞得很是畅快。父亲继续说:“其实,我没想到这次就能成功。只尝试一两次就能成功的事,实在是太少了。等你长大些,就会知道,有时候即使做了很多努力,还是难以如愿。”看着我若有所思的样子,父亲拍拍我的肩膀:“那个时候,希望你能想起今天风筝飞起时的感受,想起假若放弃会带来的遗憾。然后,竭尽全力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

 ⑪童年的风筝乘风而起,越飞越高:我也一路向前,越走越远。这一路上不免遇到许多挑战,但每当遭遇挫析时,我便会想到那只油纸风筝。它告诉我,唯有竭尽全力,才能不留遗憾。而我,凭借着这样的信念,终于如它一般飞过了莽莽群山,在更广阔的世界中觅得了未来的方向。

(1) 根据提示,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结果

我的状态

第一次放风筝

懊恼

做风筝

第二次放风筝

风筝稳稳地飞在空中

兴奋

若有所思

(2)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句子

它自由又舒展,似乎还带着一种无畏的坚定。

(3) 读完文章后,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4) 本文被校报编辑选中,并打算刊载于“教育引导”栏目。请结合栏目主题及本文内容,为文章写一段推荐语。(不少于80字)
现代文阅读 普通
11.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各题。

我八岁那年开始在本地一个小学堂读书,一直读到十三岁。早晚我到地里干活。白天我读孔夫子的《论语》和《四书》。我的国文教员是主张严格对待学生的。他态度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我十岁的时候曾经逃过学。但我又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一令山谷里。乱跑了三天之后,终于被我家里的人找到了。我这才知道我只是来回兜了几个圈子,走了那么久,离家才八里路。可是,我回到家里以后,想不到情形有点改善。我父亲比以前稍微体谅一些了,老师态度也比较温和一些。我的抗议行动的效果,给了我深刻的印象。这次“罢课”胜利了。

……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弟弟组成,有时连雇工也包括在内。可是在反对党的“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意见分歧。我母亲主张间接打击的政策。凡是明显的感情流露或者公开反抗执政党的企图,她都批评,说这不是中国人的做法。

但我到了十三岁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同我父亲辩论的有效的方法,那就是用他自己的办法,引经据典地来驳他。父亲喜欢责备我不孝和懒惰。我就引用经书上长者必须仁慈的话来回敬。他指摘我懒惰,我就反驳说,年纪大的应该比年纪小的多干活;我父亲年纪比我大两倍多,所以应该多干活。我还宣称:等我到他这样年纪的时候,我会比他勤快得多。

我的不满增加了。在我们家里,辩证的斗争在不断地发展着。有一件事我记得特别清楚。我大约十三岁的时候,有一次父亲请了许多客人到家里,我们两人在他们面前争论了起来。父亲当众骂我懒而无用,这激怒了我。我骂了他,就离开了家。母亲追上前来,竭力劝我回去。父亲也赶来,一边骂一边命令我回去。我跑到一个池塘旁边,恫吓说如果他再走近一步,我就要跳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提出了停止内战的要求和反要求。父亲坚持要我磕头认错。我表示如果他答应不打我,我可以跪一条腿磕头。战争就这样结束了。我从这件事认识到,我如果公开反抗,保卫自己的权利,我父亲就软了下来;可是如果我仍温顺驯服,他反而打骂我更厉害。

(1) 请简要概括选段中的几件事。
(2) 选段体现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3) 分析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特色。

我家分成两“党”。一党是我父亲,是执政党。反对党由我、母亲……

(4) 在毛泽东的个人经历中,书籍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谈谈对你思想产生影响的一本书。
现代文阅读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