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镇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选考模拟考试生物试题
共 24 题 ; 4人浏览 ; 高三上学期
2024-12-31
一、选择题(共19题,共4分)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56分)
20. 冷应激作为多种应激源的一种,反应机制十分复杂,几乎涉及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其中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调节。通过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以及一些冷应激相关激素共同作用来实现动物机体稳态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 相比于温暖环境,在严寒环境下,机体散热量,皮肤散热的主要方式包括(答出两点即可)。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机体需增加产热量,例如骨骼肌会不自主战栗以增加机体产热,引起骨骼肌战栗的反射弧是
(2) 交感—肾上腺髓质轴中交感神经细胞与肾上腺髓质细胞的连接处类似突触,故兴奋在此连接处的传递方向是,肾上腺髓质细胞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
(3)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体现了激素调节的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与某些靶细胞的结合后,可激活线粒体膜上的相关蛋白质,导致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无法转化成ATP中的化学能。此时线粒体中发生的能量转化是
(4) 寒冷是北方地区动物面临的一种最普遍的应激因素,动物长期处于寒冷环境下会改变机体内环境稳态,同时也会因而降低动物的饲料利用效率,严重制约畜牧业发展。故在现代养殖业中需改善饲养环境,提高饲料利用率,防止寒冷应激对家畜产生一系列的应激损伤。
综合题 普通
22. 为探明人工光植物工厂中红光远红光配比对水培冰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光照强度200μmol·m2·s1的条件下,以白光LED作为对照组(R(红光)/FR(远红光)=5.5),在对照组(CK组)基础上添加不同强度远红光,分别设置FR(R/FR=1.2)和FR2(R/FR=0.8),研究不同光质组合处理对冰草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不同红光远红光配比对冰草植株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请回答:

处理

株高/cm

叶面积/cm2

地上部分干重/g

地下部分干重/g

叶绿素含量/g·kg1

净光合速率/μmolCO2·m2·s1

气孔导度/mol·m2·s1

胞间CO2浓度/μmol·mol1

CK

22.87

550.64

1.68

0.18

0.29

7.14

0.44

361.52

FR1

26.77

811.24

2.31

0.21

0.21

6.31

0.30

357.90

FR2

29.43

1446.44

2.76

0.31

0.24

5.32

0.20

346.25

(1) 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实验室可用作为溶剂提取光合色素。利用特定的仪器测定色素提取液在红光下的吸光率后可计算叶绿素的含量,选择用红光而不是蓝紫光的原因是
(2) 假设脱离卡尔文循环的三碳糖有20%在叶绿体基质中作为原料用于的合成,还有80%三碳糖运至,转化成为蔗糖,则合成一分子蔗糖需轮卡尔文循环。
(3) 本实验中测量净光合速率的指标是,由表中可见,FR1和FR2处理情况下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均低于对照组,其原因是①,②
(4) 叶片细胞中含有可感受环境中光周期变化以及红光远红光配比的光信息,从而调控植物形态指标如等参数。FR和FR处理情况下植株的净光合速率下降,而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干重均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
综合题 普通
23. 乙烯受体是乙烯感受和转导信号的初始元件,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中,并决定植物各种组织对乙烯反应的敏感性。通过对多种植物研究表明,钝化植物对外源乙烯的敏感性比抑制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更为有效地延长植物的采后寿命。科学家从草莓中提取乙烯受体Ers1基因,通过基因工程将Ers1基因反向连接在启动子后,筛选转入反义Ersl基因的草莓,达到延长储藏期的效果。回答下列问题:
(1) 草莓DNA的提取:取草莓植株叶片,置于预冷的研钵中,加入液氮研磨至粉碎后,加入400uLSDSDNA提取液继续研磨,提取液中含有可防止DNA被水解。待充分研磨后收集至离心管中,离心后取①于另一干净离心管中,加入200uL异丙醇,离心10min之后弃去管中的②,加入80uL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离心5min之后取③保存。过程中的①、②、③分别是。(从“上清液”和“沉淀”中选取相应词语填写)
(2) 通过上述方法获得DNA后,需要通过PCR技术进行扩增Ersl基因(如下图)。为使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扩增Ersl基因时需添加限制酶XhoI(识别序列为5'-CTCGAG-3')的识别序列。已知Ersl基因左端①处的碱基序列为-TTCCAATTTTAA-,则其中一种引物设计的序列是5'3'。在PCR体系中,加入的dNTP可提供。PCR产物通过电泳进行分离后,可割下回收扩增的Ersl基因。

   

(3) 经XhoI酶切后的载体和Ers1基因进行连接(如图),连接产物经筛选得到的载体主要有三种:单个载体自连、Ers1基因与载体正向连接、Ers1基因与载体反向连接。为鉴定这3种连接方式,选择HpaⅠ酶和BamHI酶对筛选的载体进行双酶切,并对酶切后的DNA片段进行电泳分析,请在下图中画出电泳结果,需标明电泳片段DNA大致长度

   

(4) 处理农杆菌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将筛选得到的反向连接质粒与感受态农杆菌混合,使重组质粒进入农杆菌,完成实验。将农杆菌涂布接种于添加有卡那霉素的LB固体培养基上,目的是
(5) 用阳性农杆菌感染植物细胞,目的基因就会随整合到植物染色体DNA中,最后通过技术培育出完整的转基因植株。为获得转基因植株,农杆菌侵染的宿主一般要选用具有优良性状、较高的遗传稳定性、及易被农杆菌侵染等特点的植物材料。得到的转基因植株乙烯受体的合成受阻,其原因是
综合题 困难
24. (2023高三上·杭州月考)小鼠的毛色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其中B基因抑制色素的合成。有尾与无尾受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两对基因均不位于Y染色体上且存在某类基因型个体致死现象。现有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

杂交组合

P

F1

F2

白色无尾雌、黑色有尾雄

灰色有尾雌∶灰色无尾雄=1∶1

黑色有尾∶灰色有尾∶白色有尾∶白色无尾∶灰色无尾=1∶2∶1∶1∶2

灰色有尾雌、黑色有尾雄

灰色有尾雌∶黑色有尾雌∶灰色有尾雄∶黑色有尾雄∶灰色无尾雄=5∶5∶4∶4∶1

(1) 无尾的遗传方式为,判断依据是
(2) 组合①中F1灰色无尾雄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b基因的数目为个,F2无黑色无尾个体的原因是
(3) 组合②中亲本雌鼠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为。取组合②F1中的灰色有尾雌鼠与灰色无尾雄鼠随机交配,则F2中黑色有尾雌鼠占
(4) 已知小鼠有毛和无毛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欲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探究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不考虑X、Y同源区段),并判断有毛和无毛的显隐性,现有纯合的有毛和无毛的小鼠雄、雄个体若干只,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①实验思路:选择个体进行,得到F1 , 观察并统计F1 , 个体的表型及比例。

②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讨论:

I:若,则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性状。

Ⅱ:若,则控制有毛和无毛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性状。

综合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