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小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9月质量监测试卷
共 10 题 ; 0人浏览 ; 九年级上学期
2024-10-29
一、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共3题,共20分)
二、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共5题,共50分)
5. 现代文阅读

匠心之道“守破离”

刘根生

    ①一部《战争与和平》,草婴翻译了6年。他一生追求像原著一样的艺术标准,翻译作品始终遵从六道工序:研读原著、译文、读译文、请人朗读、交编审、打磨求“神韵”。连环画泰斗贺友直的作品被认为“把故事画活了”,生前却自称是个“大匠人”,“蜗居”闹市数十年,每日挥毫不止,在中国传统线描中融入西画写实造型的方法,将线描艺术推向高峰。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独具匠心,终而造诣精深,成其大器。

    ②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有迹可循。 有一本叫《匠人精神》的书,这样讲成为一流工匠的“守破离”:跟着师傅修业谓之“守”,在传承中加入自己想法谓之“破”,开创自己新境界谓之“离”。由此我们也可以引申为各行业的匠心之道: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而不改初衷,精益求精而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底,无思考则无变化,无变化则始终是老样子,学而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方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草婴、贺友直等人的艺术造诣,可以说是对此的生动诠释。善于“守破离”,何愁不能有所创造、有所成就? 【甲】

    ③守,意味着长久等待和超常吃苦。当年,法拉第要弟子每天记录实验结果,弟子觉得这事枯燥乏味没意义,不久就走了。后来,法拉第因电磁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而获殊荣,面对一事无成又找上门来的弟子,他说自己不过是把弟子认为没意义的事坚持了10年,在记下数千个“NO”之后,终于写下了一个“YES”。【乙】今天,有的研究者缺少坐“十年冷板凳”的决心和毅力,耐不了寂寞,稳不住心神。有的人在立项资助“诱惑”下,频繁转换科研“频道”,甲地优惠到甲地,乙地优惠又跑回乙地。心上长草“守不住”,飘移不定,又如何能把一件事干到极致?

    ④破,意味着在突破和完善中超越。齐白石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丙】这是要后人不能止步于临摹,而要学其神韵善突破。一种现象存在已久,学某某而安于做“小某某”或“小小某某”。如同“受过训练的跳蚤”,即使盖板已拿掉,也不会越过原有高度。没有“破”,“守”则成墨守成规,“离”则无从谈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前人技艺再高,也终究有局限性。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扬前人所长而补其短,方能在推陈出新中别开生面。

    ⑤离,意味着在颠覆成见中寻求新发现。当年,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跳跃基因”。因其“离经叛道”,同行骂她疯了。多年后,其成果才得到承认,她也因此获诺贝尔奖。【丁】“破”属于推陈出新,是横向进步;“离”属于颠覆性创新,是纵向进步。历史的高峰永无止境,“不日新者必日退”。多些颠覆性创新,才会有一个又一个“山外山、峰外峰”。对新发现应先察而勿先骂,宽容“离经叛道”,激励“异想天开”,为颠覆性创新批量出现营造优良土壤。

    ⑥“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匠心是精雕细刻和精益求精之心,是追求卓越不断超越之心,是破除成见不断创新之心。匠心之道贵在“守破离”。

(有删改)

(1) 下列事例应填入文中【甲】【乙】【丙】【丁】标注的地方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昔孔夫子领七十二弟子周游列国十余年,不舍不弃,不离不散。风霜雨雪没有停止他前进的步伐,电掣雷鸣没有摧毁他坚定的信念,饥饿贫寒没有熄灭他胸中的炽热,国君冷眼没有磨灭他克己复礼的意志。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做本文道理论据的一项是 ( ) A. 精雕细琢鲁班传,欲抱不平牵苦缘。造就斧斤单面砍,休从墨线两头弹。 B. 华夏从来多匠人,情怀悠悠默无闻。春秋梓庆削钟鐻,簨业兽形工鬼神。 C. 今逢华诞意如潮,放眼中华尽舜尧。北斗神舟天际显,脱贫除恶战旗飘。 D. 先辈唯求制器真,考工铸范戒欺心。曲突徙薪治未患,琢磨切磋郢匠斤。
(3) 本文论证思路清晰,请按提示把横线上的内容补充完整。

文章第①段用这两个事例引出“匠心之道”这一话题;接着第②段;最后第③—⑤段分别论述,最后第⑥段。 

(4) 请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谈下列材料中体现的“匠心”给你带来的启示。

材料一 毕昇建议印刷时厂用二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解决了雕版“效率低、不易修改”等缺陷。胶泥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相比,其灵活方便的优越性得以充分显示。

材料二 杭州梵天寺木塔,在建塔过程中出现塔身不稳定的问题,凭工匠们的认识和实践都未能解决,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解决了塔身不稳定的问题。

现代文阅读 普通
6. 阅读

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①人类历史发展告诉我们:“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时代的精神就是青年的精神。”时代怎样,青年就怎样;青年怎样,时代发展和未来就怎样。

    ②中华民族复兴史告诉我们:“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民族有所呼,青年必有所应;青年行,民族复兴必定行。

    ③勇当先锋、勇挑重担,是中国青年运动的突出特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面对刀光剑影、枪林弹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面对艰难困苦、千难万险,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面对革故鼎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伟大使命,一代代中国青年总是当仁不让、一马当先,响应在第一时刻、冲锋在第一阵列、奋战在第一梯队,书写了可歌可泣、光耀史册的青春篇章。

    ④支撑起大厦,要靠柱和梁。中华民族复兴事业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大厦,中国青年则是这座大厦最重要的支柱和横梁。

    ⑤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代青年要担当的是在高处“爬坡过坎、更上层级”的民族复兴使命。这种担当是在内外复杂环境考验下的担当,是在各种风险挑战接踵而至、风急浪高甚至惊涛骇浪冲击下的担当,若想轻轻松松、敲锣打鼓、自然而然达到奋斗目标、过渡到美好社会,是绝无可能的。

    ⑥冲锋号已吹响,青年要奋发。那些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坐享其成的心态;那些“在快活三里歇歇脚”的心态;那些习惯于过太平日子幸福生活、永远长不大的“巨婴”心态,都是意志消沉、不敢担当的表现,都是与青春的特质、与当代青年的使命相违背的。“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漫漫新征程上,广大青年要坚持“敢”字当头,以初生牛犊不怕虎、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扛起新一代民族儿女如山的青春责任。

    ⑦____世界上从来没有轻轻松松就能取得的成就,没有随随便便就能得到的成功。只有“艰难困苦”,才能“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 

   ⑧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青年义勇军、少年铁血队,青年突击队、青年垦荒队,青年志愿者……一面面青年运动旗帜,都凝结和展示着各个时期中国青年不畏艰险、不怕苦难的吃苦精神。

    ⑨今天的青年,沐浴着新时代阳光雨露,享受着前所未有的幸福生活。与前辈们相比,当代青年成长在物质更加丰裕的年代,过去那种经常吃不饱穿不暖的日子有很大可能一去不复返了。当代青年吃苦的表现形式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毫无疑问,吃苦精神的本质没有变,吃苦精神绝不能丢。

    吃苦,能够让人锻炼意志、强壮筋骨。从“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到“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典故中,我们都可以明白一个道理:逆境考验人、锤炼人,一个人只有经受了苦难才能成长,经历了风雨才能看见彩虹。

    吃苦,能够让人历练能力、提高本领。因为勇于挑战“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海燕才得以“在怒吼的大海上高傲地飞翔”;因为“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唐僧师徒才“最终取得了真经”。毛泽东同志说,经过了长征,红军人数虽然减少了,力量却比以前更强,因为“留下来的同志是革命的精华,都是经过严峻考验的。不仅要以一当十,而且要以一当百、当千、当万。”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惟知跃进,惟知雄飞,惟知本其自由之精神,奇僻之思想,锐敏之直觉,活泼之生命,以创造环境,征服历史。”新时代青年,请牢牢铭记李大钊的这段青春寄语,唱响新征程上“跃进、雄飞”“创造环境、征服历史”的新青春壮歌!

(有删改)

(1) 下列诗文或名句填在文中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 ) A.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B.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C.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D.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 语文老师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文章,找到了下面的【链接材料】并放入文中,作为本文的论据,应该放在文章第几段后面最合适? ( )

【链接材料】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井冈山时期的“红米饭、南瓜汤”,长征路上的“啃树皮、嚼草根”,延安时期的“住窑洞、开荒山”,解放战争时期的“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战场上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大庆油田建设中的“人肉水泥搅拌机”,红旗渠开凿中的“当代愚公”……无不诠释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苦难辉煌。

A. 第④段 B. 第⑤段 C. 第⑥段 D. 第⑦段
(3) 第11段主要使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 本文的语言既有生动活泼之处,又有严肃准确之处。请你分别列举一例进行说明。
现代文阅读 普通
7. 古代诗文阅读

林逋传

    林逋,字君复,杭州钱塘人。少孤,力学,不为章句。性恬淡好古,弗趋荣利,家贫衣食不足,晏如也。真宗闻其名,赐粟帛,诏长吏岁时劳问。薛映、李及在杭州,每造其庐,清谈终日而去。

    逋善行书,喜为诗,其词多奇句。既就稿,随辄弃之。或谓:“何不录以示后世?”逋曰:“吾方晦迹林壑,且不欲以诗名一时,况后世乎!”然好事者往往窃记之,今所传尚三百余篇。

    逋尝客临江,时李谘方举进士,未有知者,逋谓人曰:“此公辅器也。”及逋卒,谘适罢三司使为州守,为素服,与其门人临七日,葬之。

【注】 ①选自《宋史·林逋传》。②晏如:安定的样子。③长吏:地位较高的县级官吏。④薛映、李及:宋朝官员,与林逋交好。⑤李谘:宋朝官员。⑥三司使:官职,掌管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为中央最高财政长官。

(1) 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符的一项是 ( ) A. 林逋幼年丧父,致力求学,却不做文章句读之学。 B. 宋真宗很赏识林逋,逢年过节都会派官吏去慰问他。 C. 因为林逋的诗中有很多奇怪的句子,所以他写完就丢。 D. 为报林逋知遇之恩,李谘在其死后穿白色冠服送葬。
(2) 作者认为林逋“弗趋荣利”,请就他对待文稿态度一事,从文中摘录表明理由的句子。
(3)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 B. C. D.
文言文阅读 普通
三、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共1题,共12分)
9. 某校九年级拟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请按要求完成任务。
(1) 下面是婷婷搜集的关于“自强不息”的资料,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1914年,梁启超到清华大学做《论君子》的演讲,引用《易经》中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来激励清华学子。

②清华大学的校训显示出清华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五千多年华夏文明对清华大学的影响。

③清华大学的校训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它取自于《易经》。

④促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大学校训的,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梁启超。

⑤后来,清华大学又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直至今日。

⑥《易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典籍之一,位列“五经”之首,是中华文明重要的源头。

A. ③⑥②④①⑤ B. ③②⑥①⑤④ C. ⑥③①⑤②④ D. ⑥①⑤②④③
(2) 九年级某班的李明作为这次演讲比赛的主持人,以下是他拟写的开场白。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看,①—⑤句中有一处病句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请找出并修改。

  ①“自强不息”出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思是我们应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②自强不息的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③古往今来,凡成就大业者,原因无不是因为自立、自强。④一个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面对困难,乐观向上。⑤面对逆境,坚强勇敢,心怀梦想,志存高远。自强不息是人生应有的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 以下是这次演讲比赛的评分表的部分内容,请整合表格内容,续写一段话,向参加比赛的同学介绍评分细则。要求信息完整、连贯简明、文从字顺。

评分项目

评分要点

标准分

演讲内容

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健康向上;语言规范、自然流畅;层次分明,逻辑性强。

3分

演讲技巧

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语速、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张弛有度;姿态、动作、手势、表情贴切自然。

6分

这次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采用10分制。

综合性学习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