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 鱼在水中呼吸,是因为水中溶有
(2)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农业污染、
(3) 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冷水中快,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
(4) 电解一定量的水,当正极产生 5 mL气体时,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mL。
【考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用途; 电解水实验; 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做了关于物质燃烧的两组实验。

实验一:甲组同学探究燃烧条件

提供物品:①酒精灯、②铜片、③火柴头、④火柴梗、⑤沙土、⑥三脚架

【实验探究】

探究内容

实验设计与操作

实验现象

探究1:燃烧与物质的关系

  

火柴头燃烧,沙土不燃烧

探究2:燃烧与温度的关系

  

火柴头先燃烧,火柴梗后燃烧

【解释与结论】

(1) 探究1得出物质燃烧的条件之一为
(2) 探究2说明火柴头的着火点比火柴梗的着火点(填“高”或“低”)。
(3) 【拓展与应用】

户外野炊时,为使木柴燃烧得更旺,往往将木柴架空,这是为了

(4) 实验二:乙组同学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实验操作步骤:在由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中留有25mL空气,给装有细铜丝的玻璃管加热,同时缓慢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内的铜丝在较长时间内无进一步变化时停止加热,待冷却至室温,将气体全部推至一个注射器内,观察密闭系统内空气体积变化。

铜丝在加热过程中的颜色变化是

(5) 实验过程中,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6) 乙组同学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反应前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反应后注射器内气体总体积

25 mL

21 mL

由此数据可以推算出乙组同学测定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1%,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序号)。

①交替缓缓推动两个注射器活塞次数较少

②未冷却至室温就读数

③加入铜丝量太多

综合题 未知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