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材料一:

注:2019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营业收入所占比重最大,为83.8%。2010年、2013年、2016年、2019年广东省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变化

材料二: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内市场主体最活跃的地区,华为、大疆、TCL、格力等一批科技企业成长于此。《2020年全球创新指数》显示,在世界前100科技集群排名中,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位居全球第二。

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显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有21家。2019年广东省共投入研发经费3098.49亿元,比上一年增长14.6%,研发人员总数为349061人,占全国研发人员总数的30.5%。深圳市龙岗区技术转移促进中心运行以来,已整合科技成果资源31万项、技术专家1.3万名、高校院所1300多家,为区内2万多家企业提供服务,签约技术交易合同606项。

(1) 解读材料一中所包含的经济信息。
(2) 结合材料二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如何发挥创新优势引领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考点】
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及要求;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浙江省作为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积极探索和实践共同富裕的道路。

材料一:宁波市全面落实《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行动计划(2021-2025年)》。三年来,宁波市建设创新、集约、开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化“5G+工业互联网”国家试点,突出创新赋能争先,聚焦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和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建设,加快培育跨境电商、智慧港航、 “直播+”等数字服务新业态;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科技、资金进乡村和青年、乡贤回农村的机制,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共富乡村样板区;积极推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城市建设,货物和服务出口总额已突破2万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跨境电商成绩斐然,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浙江自贸试验区宁波片区建设取得实效⋯⋯宁波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

材料二:共同富裕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浙江省积极探索“浙里共富大社保体系”,着力保民生、兜底线、促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推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探索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新机制,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户籍限制,扩大工伤保险参保范围,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率先建立大救助体系,完善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扎实做好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基本生活救助工作,健全专项救助,强化临时救助“救急难”功能。积极探索“居家+社区机构+智慧养老”的“家门口幸福养老”浙江模式,实现“自助”养老、 “互助”养老、 “兜底性”养老相结合,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获得均衡共享的康养服务。

材料三:对于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以下两种观点。

观点一:浙江只有依靠民营经济的发展才能达成共同富裕的目标。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2022年,浙江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7%的生产总值,71.7%的税收,82.6%的出口,87.5%的就业和92.5%的企业数量。2023年前三季度,全省民营企业对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增加值增长7.6%,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为95.7%。观点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浙江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委更多发挥政府的作用。
浙江省政府发布《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三年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设施普患共享;求取各种举措帮扶保障低收入群体;积极打造山海协作升级版,(注:“山”指省内欠发达地区,“海”指省内发达地区)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
(1) 结合材料一,运用“我国的经济发展”的知识,分析宁波市是如何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先行市”的。
(2) 结合材料二,运用“我国的社会保障”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探索“浙里共富大社保体系”的意义所在。
(3) 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有关知识,从上述两个观点中任选其一进行评析。
材料分析题 未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