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纵观历史各朝,其中一朝代之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一时期是我们华夏民族真正发展、壮大的时期。 

材料一:故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自秦以来,垂二千年,虽百王代兴,时有改革,然观其大义,不甚悬殊。譬如建屋,孔子奠其基,秦、汉营其室。 

——《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张骞凿空建立了史诗般的功业……古代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积淀了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

——《人民日报》

(1) 材料一中孔子所立“中国之教”指的是什么?在汉朝的历史地位怎么样?这与汉武帝时期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
(2) 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与“张骞凿空”相关的历史事件。并概括这事件对汉朝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 根据材料指出,古丝绸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考点】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汉武帝的大一统; 张骞的历史贡献;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未知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科技改变生活 

材料一 
①春秋时期,铁器牛耕出现。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推广,山林得到开发,耕地逐步增多。 

②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扁鹊已经懂得针刺、按摩、汤药等多种方法治疗疾病。 

③汉代时,出现新的播种工具搂车,以人或畜为动力,可将开沟、播种、掩土三道工序一次完成,加快了农业生产速度。 

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再进行手术。 

⑤南北朝时,祖冲之充分考查前人文献资料,亲自进行精密推算,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 后第七位。 

⑥北朝时,贾思勰整理古书记载农业知识,采集民间歌谣谚语,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实践中证明和丰富经验之后编写了《齐民要术》一书。

材料二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密的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

据统计,南朝时,《四部目录》著录的书有 64582卷,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338 年之后,书籍卷数增 加4.3倍。

造纸术出现近一千年之后,欧洲人才从阿拉伯人那里学 会了造纸……造纸工艺非常复杂……是特殊的人对人类社会所作出的特殊贡献。 ——[美]麦克・哈特《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

材料三
中国传到西方的部分机械和技术 

名称西方落后于中国的大致时间
水排、独轮车、弓弩、造纸、制瓷1000多年
铸铁、胸带式马具800~900年
火药、印刷术500~600年
提花机、磁罗盘约400年

——整理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四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体系的突出特点是它极强的实用性。由于它的极端实用性,一旦现实不提出直接的要求,它就没有了发展的动力。 

——吴国盛《科学的历程》 

材料五
春秋时期的云纹铜禁(如下图)用失蜡法铸造,失蜡法是精密铸造金属器物的一种方法。经汉唐到明清,失蜡法被一代代匠人传承和发扬,历久不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空军一位机械师将中国的失蜡法改进后注册了专利,这是目前铸造飞机发动机叶片的最佳方法。我国虽然没能最先注册这项专利,但是通过不懈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仅有的四个能自主研制航空发动机的国家之一。 

——摘编自《国家宝藏》解说词 

(1) 将材料一的史实与以下观点相对应。(填写序号,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技术进步推动农业发展:

中国古代科学家治学严谨:

中医成就造福人类: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蔡伦改进造纸术的原因及影响。
(3) 依据材料三、四,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4) 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节目对云纹铜禁的守护誓言是“守护强国制造”。结合材料五,谈谈你对这句誓言的理解。
材料分析题 未知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