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二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个形成、发展、巩固、强化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明代最重要的特种镇压部门是锦衣卫和东西厂,合称厂卫。锦衣卫本来是直属皇帝的亲卫军,不属都督府,它一方面负责侍卫皇帝、掌管仪仗的工作,另一方面,又经常直接根据皇帝的命令侦察官民的“不轨妖言”,可以不经过外廷法定的手续逮捕和审问官民人等。

---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军机大臣)只供传达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即军机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而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赵翼檐曝杂记

(1) 材料一图示是唐朝的什么制度?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最具特色的统治机构是什么?明朝统治者主设立这种机构的根本意图是什么?
(3)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起到了什么作用?
(4) 根据三则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考点】
朱元璋强化皇权; 军机处的设立;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常考题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自古得国之正,唯汉与明。明朝时,我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后期,政治、文化、对外关系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政治观念,丞相制度是“贤人政治”的体现,可以适当弥补君主世袭制度带来的一些弊病。废除丞相之后,官僚机构对皇权的调节机能大为削弱,政治正常运作受到严重影响。

材料二:《布施锡兰山佛寺碑》及《殊域周咨录》记载(摘录)

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谨以金银织金、红丝宝嶓……布施佛寺,以充供养。

中使郑和偕行人泛海至其(锡兰)国。赍金银供器、彩妆织金宝幡,布施于其寺。赏赐国主亚烈苦奈儿,诏谕之。国主贪暴,不辑睦邻国。数邀劫往来使臣,诸番皆苦之。

——明代《殊域周咨录》

材料三:明朝长城地带“田野日辟,商贾日通,边民始知有生之乐”。在中国历史上,长城既是中原王朝的边防线,又是汉族同北方少数民族的融合线;既是农、牧自然经济的分界线,又是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汇聚线。

——摘编自余同元《明清社会与经济近代转型研究》

(1) 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设立丞相的原因是什么。废除丞相制度的是哪位皇帝?这位皇帝为了加强皇权还有哪些措施?
(2) 材料二是关于郑和下西洋的两种不同的史料记载。提取其中可以相互印证的历史信息。
(3) 请为“郑和下西洋”写-段不超过80字的解说词。
(4) 根据材料三,概括长城的历史作用。除此之外,明朝在建筑与医学方面还有什么成就?请各举一例。
材料分析题 常考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