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面的古文,回答各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判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判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77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判曰:“未可。”齐人三鼓。判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判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判论战》)

【乙】三国魏明帝自征蜀,归长安,遣司马懿督张邻诸军,雍、凉劲卒三十万,潜军密进,窥向剑阁。蜀相诸葛亮时在祁山,旌旗利器、守在险要,十二更下@,在者八万。时魏军始阵,幡兵适交,参佐咸以贼众强盛,非力不制,宜权停下兵一月,以并声势。亮曰:“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去者束装以待期,妻子鹊立而计日,虽临征难,义所不废。”皆催令去。于是,去者皆悦,愿留一战;住者奋勇,思致死命。相谓曰:“诸葛公之恩,死犹未报也。”临战之日,莫不拔剑争先,以一当十,杀张,却司马懿,一战大克,信之由也。

(选自《百战奇略·信战》)

【注释】①十二更下:即十分之二的将士换防离去。②幡兵:指正在换防的部队。③参佐:参谋人员。④晋文公攻打原国,只携带可供十天食用的粮食,和大夫们约定十天做期限,攻下原国。可是十天却没有攻下原国,便下令敲锣退军,准备收兵回晋国。这时,有战士从原国回来报告说再有三天就可以攻下原国了。晋文公身边的群臣也劝谏说:"原国的粮食已经吃完了,兵力也用尽了,请国君再等待一些时日吧!”文公说:“我跟大夫们约定十天的期限,若不回去,是失去我的信用啊!为了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我办不到。"于是撤兵回晋国去了。

(1)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肉食者之/深远虑 B. 肉食者/先帝不以臣卑 C. 忠之也/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D. 声势/两狼之驱如故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同其他项不一样的是( ) A. 分人 B. C. 大信为本 D. 一当十
(3) 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吾统武行师,以大信为本,得原失信,古人所惜。

(4) 下列对两则选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乙两文都采用了顺叙,条理清晰地记录了两场大战,如甲文先后写了战前准备、战中过程和战后分析,乙文依序写了战前决策、战斗过程及结果。 B. 甲文中的曹有杰出的军事才能,能详察敌情并抓住最佳时机;乙文中的诸葛亮令出必行,力排众议坚持只留下最精锐的八万士兵,最终蜀军一战而大胜。 C.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衬托手法,如甲文中以“肉食者”的浅薄鄙陋有力反衬曹的远见卓识,乙文中则以蜀国参佐的不同意见衬托诸葛亮的言出必行。 D. 甲、乙两文都详略得当,重在刻画曹和诸葛亮的战争策略,而对战争的场面则是概括性寥寥几笔,这样既可以突出主人公的形象,又避免了主次不分。
(5) 甲、乙两文都记述了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请分别分析鲁国和蜀国取胜的原因。
【考点】
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 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 常用文言虚词; 文言文翻译; 一词多义;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文言文阅读

【甲】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入蜀记(节选)

陆游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 , 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祝史云:“每八月十五夜月明时,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庙后,山半有石坛,平旷。传云:“夏禹见神女,授符书于此。”坛上观十二峰,宛如屏障。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 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注释】①祠:供奉鬼神、祖先或先贤的庙堂。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

(1) 阅读【甲】【乙】两文,根据提示补全下列表格内容。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虽乘奔

参考组词法:防御、驾御、守御……

每至晴初霜

字形溯源法:

然十二峰者不可

课内迁移法: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无纤翳

查字典释义法:①回头看,泛指看;②拜访;③照管,注意

(2) 用“/”给【乙】文画波浪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祠 正 对 巫 山 峰 峦 上 入 霄 汉 山 脚 直 插 江 中

(3)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有丝竹之音,往来峰顶,山猿皆鸣,达旦方渐止。

(4) 【甲】【乙】两文都描写了三峡的山,分别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两文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2.题组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材料一】桐庐郡严先生祠堂记[1]

先生,汉光武之故人也,相尚以道。及帝握赤符,乘六龙[2],得圣人之时,臣妾亿兆[3],天下孰加焉!惟先生以节高之[4]。既而动星象[5],归江湖,得圣人之清,泥涂轩冕,天下孰加焉?惟光武以礼下之[6]。

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7],先生以之[8]。在《屯》之初九,阳德方亨,而能“以贵下贱,大得民也”[9],光武以之。盖先生之心,出乎日月之上;光武之器,包乎天地之外。微先生不能成光武之大[10],微光武岂能遂先生之高哉[11]?而使贪夫廉[12],懦夫立[13],是有大功于名教也[14]。某来守是邦,始构堂而奠焉[15],乃复其为后者四家,以奉祠事[16]。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17],江水泱泱[18]。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四部丛刊》本《范文正公集》卷七

请补全下列文言知识清单。

文言知识清单

[1] 严先生,即严光,字子陵,少与汉光武帝刘秀同学。刘秀称帝后,严光变姓名隐遁,刘秀觅访征召至京。同床共寝,严光以足加光武帝腹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严子陵共卧耳。’”后辞官不受,退隐于富春山(今浙江桐庐),后人称其所居之地为严陵濑。事见《后汉书·隐逸传》。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间出知睦州(辖境相当于今浙江桐庐、建德、淳安),始构严先生祠堂,使其后人奉祀,并作此记。

[2] 赤符:新莽末年谶纬家所造符箓,谓刘秀上应天命,当继汉统为帝。汉为火德,火色赤,故称。后亦泛指帝王受命的符瑞。六龙:古代天子的车驾为六马,马八尺称龙,因以为天子车驾的代称。

[3] 臣妾:古时对奴隶的称谓。男曰臣,女曰妾,后亦泛指统治者所役使的民众和藩属。这里是使之为奴,引申为统治、管辖。亿兆:指庶民百姓。

[4] “惟先生”句:意谓严光能以节操为高,平交光武帝而不卑不亢。

[5] 动星象:即刘秀与严光共卧,严光以足加秀腹上,次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事。

[6] “惟光武”句:谓光武帝能以礼屈身降尊平等对待严光。

[7] “不事王侯”句:语见《易·蛊》卦辞:“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孔颖达正义:“不复以世事为心,不系累于职位,故不承事王侯,但自尊高慕尚其清虚之事,故云‘高尚其事’也。”

[8] 以: ① 。之: ② 

[9] “在《屯》之初九”三句:《易·屯》初九《象》辞曰:“以贵下贱,大得民也。”孔颖达正义:“贵谓阳也,贱谓阴也。言初九之阳在三阴之下,是‘以贵下贱’……既能‘以贵下贱’,所以大得民心也。”

[10] 微: ③ 

[11] 遂: ④ 

[12] 廉:不苟取。

[13] 立:指立志。《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14] 名教:指以正名定分为主的儒家礼教。

[15] 奠:谓置祭品祭祀。

[16] 祠事:祭礼,祭祀之事。

[17] 苍苍:茫无边际。

[18] 泱泱:水深广貌。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 , 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无硕师名人与游,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名臣。其幼时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节选自朱熹《三朝名臣言行录》)

(1) 下列选项中前后两句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 趋百里外/主编《资治通鉴》 B. 无硕师名人与游/其幼时记忆不若人 C. 加冠/众兄弟成诵而游息矣 D. 走送/为一时名臣
(2) 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②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

(3)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送东阳马生序》中的“序”是对晚辈读书人的称呼。 B. 甲文提到两次“不敢”,分别写出了作者诚实守信、尊师重道的优秀品质。 C. “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中的“而”表示顺承关系。 D. “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样断句是正确的。
(4) 2022年新春伊始,深圳疫情再次出现反复。已经居家线上学习一个多月,正全力以赴备战中考的初三学子们心中一定五味杂陈。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内容谈谈,宋濂和司马光的学习经历分别给你的网课学习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文言文阅读 模拟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