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言文字运用I

在我国,直接反映天气现象、天气规律,以及源于天气而高于天气的成语,数量有很多。成语“白虹贯日”描绘了一种大气光学现象:白虹穿日而过。其实,“白虹”并不是虹,只是日晕中的一段;“日”也不是太阳,而是日晕上的一个光斑,称为“幻日”或“假日”。阳光照射到冰晶组成的卷层云时,光线进入冰晶后经过折射,反射后再折射出冰晶,会使云层不同位置的冰晶显示出不同颜色,使晕成为外红内紫的彩色大光圈。又因晕的外观主要是白色,A____。不过,由于“白虹贯日”并不常见,B____,因此它便成了兵刃相加的凶兆。例如《战国策》中的“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史记》中的“荆轲刺秦王”,也被称作“白虹贯日”。

再说说成语“无风三尺浪”。①在一个小池塘里,无风确实是不起浪的。②只要当风推动水面,或者在其他外力推动的情况下就能产生波浪,传向远方。③但是,如果湖面极为宽广,④在湖的另一边出现雷阵雨大风,⑤波浪传到无风区,岂不就是无风也起浪?⑥如果产生了龙卷,岂不就“无风三尺浪”啦?⑦所以,这个成语可以看出,成语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有相对性。⑧离开了成语发生的空间和时间,它就不复存在。

(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 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 某学习小组发现,理解“白虹贯日”这一现象绕不开对“日晕”的把握,请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日晕”下定义,不超过50个字。
【考点】
压缩语段; 搭配不当; 不合逻辑; 语句补写;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语言文字运用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语言文字运用I

早期的密码设计以及破译往往比较“随意”,①并且经常取材于一些出乎意料之外的生活素材。②比如传递机密信息的密码棒,③调整字母顺序的“凯撒密码”,④以及隐藏于文学作品中的诗歌密码等。⑤可以说经典密码更像是脑筋急转弯的一种智力游戏。⑥它会不断地选择特定的加密规则,⑦反而保证信息的安全。

大约在公元前七世纪,古希腊人就发明了一种圆木棍来传递加密信息。这种很早期的加密方式十分有趣,它只需要两根同样粗细的圆木棍就可以完成。第一步,发送方将长条状的羊皮纸缠绕在圆木棍上,然后在羊皮纸上书写下要传递的信息;第二步,解下羊皮纸来形成毫无规律的字符,____;第三步,接收方使用同样粗细的圆木棍以同样的方式来缠绕羊皮纸,就可以正确读取原本传递的加密信息。

这种利用圆木棍来实现信息加密和解密的方式,虽然有趣且简易,____。例如,窃密者只需要知道圆木棍的尺寸,就可以悄无声息地持续窃取加密信息。因此,这种加密方式虽然极富创造力,但仍然十分简易。

(节选自《中国科普博览》)

(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 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 未知 困难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下书卷   ▲   , 就连计算机也有尚未收录的沧海遗珠,就连作者本人也不会完整记住自己细细打(磨/摩)的情节、精心雕刻的人物。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读书的目的不外乎两种,一是功利,二是纯粹,两者也并非渭分明。考试用的书,包括教材、教辅、理论著作,我真是硬着头皮看了无数,逻辑、推论、原理从不会在脑海里长久停留,只能拿出   ▲  的气势,连夜奋战只为了考试当天,能够竹筒倒豆子般顺畅作答。但这种阅读的比例很小。纯粹阅读时,我没有什么书单,全凭个人偏好去选择散文、随笔、小说等,若连读此类书籍都是为了“记住”,那阅读时的轻松快乐也将会被剥夺。

随心所欲读书,哪怕转眼就忘,只要过程是畅快的,   ▲  足够;有的文字略显深刻,需含英华细细思索,即便当下没有结果,等上几年,再次翻看时,那种独属于你一人的豁然开朗之感算得上人生一大高光时刻。

功利与纯粹,两者没有   ▲   , 也并不冲突,就像我的左手和右手也不会提出“唯我独尊”的愚蠢要求,它们相互配合着使我成长。难啃的书得磨,豆子倒完之后的事就交给阅卷人,我已如释重负。喜欢的书无(须/需)急,读罢,即便忘记情节,一些情感、一些场景、一些字句实际上已经不受控地在身体里流淌。

——丁朝欢《记住不是唯一的目的,读便是》

(1) 文中加点词注音或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渭分明(jīng)   含英华(jǔ)    打磨    无须 B. 渭分明(jìng)   含英华(jū)    打磨    无需 C. 渭分明(jīng)   含英华(jǔ)    打摩    无须 D. 渭分明(jìng)   含英华(jū)    打摩    无需
(2) 依次填入文中画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堆积如山  置之死地   已然    高下之别 B. 浩如烟海  破釜沉舟   已然    优劣之分 C. 堆积如山  置之死地   当然    高下之别 D. 浩如烟海  破釜沉舟   当然    优劣之分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若读者是为了记住而阅读,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B. 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不免有些可怜且可悲。 C. 若读者是为了阅读而记住,未尝有些可怜且可悲。 D. 若读者是为了记住而阅读,不免有些可怜且可悲。
(4) 下列各项中,和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B. 他曾经梦见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像扫帚那么大。 C.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D.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语言文字运用 未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