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岘亭记

姚  鼐

金陵四方皆有山,而其最高而近郭者,钟山也。诸官舍悉在钟山西南隅,而率蔽于墙室,虽如布政司署瞻园最有盛名,而亦不能见钟山焉。

巡道署东北隅有废地,昔弃土者,聚之成小阜,杂树生焉。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则钟山翼然当其前。乃大喜,稍治其巅作小亭,暇则坐其上。寒暑阴霁,山林云物,其状万变,皆为兹亭所有。钟山之胜于兹郭,若独为是亭设也。公乃取见山字合之,名曰岘亭。

昔晋羊叔子督荆州时,于襄阳岘山登眺,感思今古。史既载其言,而后人所能知也。今方公在金陵数年,勤治有声,为吏民敬爱,异日或以兹亭,遂比于羊公岘山亭欤?此亦非公今日所能知也。今所知者,力不劳,用不费,而可以寄燕赏之情,据地极小而冠一郭官舍之胜,兹足以贻后人矣。

嘉庆三年四月,桐城姚鼐记。

材料二:

游媚笔泉记

姚  鼐

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其将平也,两崖忽合,屏矗墉回,崭横若不可径。龙溪曲流,出乎其间。

岁三月上旬,步循溪西入。积雨始霁,溪上大声凝然,十余里旁多奇石、蕙草、松、枞、槐、枫、栗、橡,时有鸣嵩。溪有深潭,大石出潭中,若马浴起,振鬣宛首而顾其侣。援石而登,俯视溶云,鸟飞若坠。

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或曰:“宋李公麟之垂云沈也。”或曰:“后人求公麟地不可识,被而名之。”生大树荫数十人前出平土可布席坐

南有泉,明何文端公摩崖书其上,曰:“媚笔之泉”。泉漫石上,为圆池,引坠溪内。左丈学冲于池侧方平地为室,未就,要客九人饮于是。日暮半阴,山风卒起,肃振岩壁榛莽,群泉矶石交鸣,游者悚焉,遂还。

是日,姜坞先生与往,鼐从,使鼐记。

[注]①羊叔子:即羊祜,魏晋时著名战略家、政治家和文学家。②左丈学冲:左世容,字学冲。丈,古代对长者的尊称。

(1)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石罅生A大树B荫C数十人D前E出F平土G可布H席坐

(2)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文中可理解为“整治”之意,与今天常用成语“轻而易举”中的“易”字含义不同。 B. 以,在……的时候,与“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中的“以”字含义相同。 C. “乃引坠溪内”与“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两句中的“乃”字含义不同。 D. “使鼐为记”与“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两句中的“为”字含义不同。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所有的官舍都难以看到钟山,但巡道署东北角一块高地上能看到,于是方公在上面建亭四时赏景,并为亭取名“岘亭”。 B. 当年羊叔子在襄阳建造岘山亭,后人尽知,今日方公在金陵建造岘亭,将来人们定会将这两个亭子相提并论,谈为佳话。 C. 久雨天晴以后,作者一行沿着溪流徒步而行,溪流从崇山峻岭流出,山路两旁长满各种各样草木,溪潭中一大石形如骏马。 D. 大树南面有泉名叫“媚笔之泉”。傍晚时分,天气突变,大风骤起,振荡着岩壁、草木,泉水和岸边矶石交相鸣响,令人害怕。
(4)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观察历城方公,一日试登阜,则钟山翼然当其前。

②复西循崖可二里,连石若重楼,翼乎临于溪右。

(5) 两则文本写景的同时都写到了人,材料一写了方公,材料二写了左学冲,作者借这两人分别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考点】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筛选信息;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文言文阅读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 ,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罗纨①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②三时;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舂③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花态柳情 , 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袁宏道《晚游六桥待月记》(有删节)

注:①罗纨:丝织品。②午未申:指午时、未时、申时三个时辰,相当于现在从上午十一时至下午五时的这一段时间。③夕舂:夕阳。

(1)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不同的一组是( ) A. 可为俗士道哉?    子非鱼,知鱼之乐(《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 记之而去见渔人,大惊(《桃花源记》) C. 潭中鱼可百头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核舟记》) D. 其境过清    策之不其道(《马说》)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 写游记常运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的方法,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分析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在【甲】文中是如何运用的?
(4) 【甲】【乙】两文都是游记作品,两文中划线句子在描绘景物的手法方面有何相同之处?两文所流露出的作者思想感情有何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2.阅读下面作品,完成各题。

劝学(节选)

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 对下列句子中相关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直绳             中:合于。 B. 虽有槁暴                  暴:晒干。 C. 假舆马者            假:借助。 D. 君子生非异也          生:出生。
(2) 下列句子中“而”字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A.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登高而招 C. 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D. 蟹六跪而二螯
(3)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 第一段用“輮木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 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 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4) 翻译句子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5) 联系课文内容,解释“劝”字的含义并思考文章哪些方面体现了“劝”的特点。
文言文阅读 常考题 普通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白)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为集贤校理,月中,召入翰林为学士。迁左拾遗。李师道上私钱六百万,为魏征孙赎故第,居易言:“征任宰相,太宗用殿材成其正寝,后嗣不能守,陛下犹宜以贤者子孙赎而赐之。师道人臣,不宜掠美。”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居易上言,使李光颜将,可径薄贼,开弓高粮路,合下博,解深州之围。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文宗立,以秘书监召,封晋阳县男。太和初,二李党事兴,居易恶缘党人斥,乃移病还东都。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六年,卒,年七十五,赠尚书右仆射,宣宗以诗吊之。遗命薄葬,毋请谥。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 , 遂摈斥,所蕴不能施,乃放意文酒。既复用,又皆幼君,偃蹇益不合,居官辄病去,遂无立功名意。与弟行简、从祖弟敏中友爱。东都所居履道里,疏诏种树,构石楼香山,凿八节滩,自号醉吟先生,为之传。居易于文章精切,然最工诗,当时士人争传。其始生七月能展书,九岁谙识声律。其笃于才章,盖天禀然。 

 (选自《新唐书•列传卷四十四》有删节) 

 阅读链接: 

 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滋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 

 ——《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 

(1)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B.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C.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D. 是时/河朔复乱/合诸道兵出/讨迁延无功/贼取弓高/绝粮道/深州围益急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进、晋等。 B. 县男,唐朝一种爵位的名称。古代的爵位按顺序排列为“公”“侯”“伯”“子”“男”。 C. 从祖弟,从,堂房亲属。同一曾祖但不同祖父的同辈人之间互称为从祖兄弟。 D. 声律,既指诗赋的声韵格律,也是五声六律音乐的总称。本文中指后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居易才华横溢。他的诗歌被当时士人争相传诵。著名诗人顾况自恃才华,很少推崇他人,但见到居易的文章后,也对他赞许有加。 B. 白居易直言不讳。李师道献私款为魏征的孙子赎故宅,白居易认为李师道是人臣,直言陛下“不宜掠美”,应成就李师道的美名。 C. 白居易曾学佛、道思想,仕途受挫之后,他的政治热情稍减,出世之心益增,杨巨源劝告他不要意志消沉,消极避世,还要对仕途有信心。 D. 白居易仕途抑郁。多次忠谏,但没有引起注意,于是恳求外放。大和初年又因不愿卷入二李党争,称病回到东都洛阳。再度受重用后,又都是年少的皇帝,任职后往往受贬抑。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后起为同州刺史,不拜。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 

 ②居易被遇宪宗时,事无不言,多见听可,然为当路所忌。 

(5) 文中白居易做官入则直言进谏,出则造福一方,但最终却“无立功名意”。请结合文本简析其无意功名的原因。 
文言文阅读 未知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