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文阅读I

在描述战国时期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因壮志未酬而投江自尽的著名楚辞《七谏·沉江》中,有两句知名度很高的辞句:其中一句是“明法令而修理兮,兰芷幽而有芳”,意思是在法令严明的良好国度,兰和芷纵然在幽僻之处,也能散发馨香;另一句是“联蕙芷以为佩兮,过鲍肆而失香”,意思是即使将蕙兰和白芷放在一起做成佩饰,经过鲍鱼店也会失去芬芳。这两处都提到了两种古老的植物——蕙兰和白芷。

对于蕙兰,大家比较熟悉,那是一种芬芳而素雅的兰科植物;而白芷究竟是什么植物,很多人就不太清楚了。其实,这种看似古老神秘甚至有些距离感的植物就在我们身边,是大家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的一种调味香料。

自古以来,白芷就深得中华儿女的推崇。最初,人们对这种植物的认识还比较肤浅,只知道这是一种长在幽野却能散发浓郁芳香的野草,于是便称其为“芷”。

正是这种独特的幽野馨香,为白芷平添了一抹神秘而高雅的气息,使人们对它产生了莫名的敬意,视之为一种品性高洁的神草。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和蕙兰一道被人们合称为“蕙芷”,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象征着仁义、团结等传统美德,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明之中。

在古汉语中,“芷”与“芝”相通,于是白芷也被称为“芝草”,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芝兰”或“芷兰”来形容高雅的姿态,比喻君子德操之美或友情、环境的美好。孔子就特别崇尚芝兰,《孔子家语》中曾有“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谓穷困而改节”的名言。

但由于古人对植物分类的认知有限,加上芷和兰又常以组合的形式出现,不少人将两者混为一谈。尤其是荀子在《劝学篇》中说出了“兰槐之根是为芷”后,一些人便认为“芷”指的是兰花的根,于是将芷草当成了兰草的一种。这种误解对后世的影响颇为深远,直至2000多年后的民国时期,著名作家沈从文还在他的《桃源与沅州》中把兰草当作芷草了。不过,更多的人还是早早就认识到了白芷这种芳香植物与兰花的区别。屈原就曾留下“沅有芷兮澧有兰”的诗句,许慎也在《说文解字》中这样描述白芷:“生于下泽,芬芳与兰同德,故骚人以兰为咏,而本草有芬香、泽芬之名,古人谓之香白芷云。”许慎不仅将白芷与兰花进行了明确区分,还巧妙地解释了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人墨客总将两者混为一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植物分类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雅士对白芷这种芳香植物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而不会再将之误作兰草。同时,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也有增无减,纷纷用这种品性高洁的香草来咏物明志。如唐代诗人钱起就有“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之句;北宋文学家苏轼则在《园中草木》中写道:“芎薷生蜀道,白芷来江南。漂流到关辅,犹不失芳甘。”

既然白芷并非兰草,那它究竟是怎样一种植物呢?

白芷又名河北独活、大活、香大活等。其植株高度通常为1~2米,有些品种的株高可达2.5米,在草本植物中算得上是非常高大了。白芷的茎干纤细劲挺,姿态婆娑美丽。叶互生,着生于茎干基部的叶片较大,茎干中部的叶片相对较小,茎干上部的叶片逐渐简化成了卵形的叶鞘。

白芷的花形和花色非常素洁雅致。顶生或腋生的复伞形花序繁花点点、色泽洁白,宛若一把把精致的白色小伞。最值得关注的是白芷的根部。其主根为圆锥形或近方锥形,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具同心环状纹理,形似胡萝卜。它的根部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是全株含油量最高、香味最浓的部位。

白芷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南、东北及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多生长于海拔200~1500米的河岸、溪边、林缘、灌丛和山谷草地,尤喜湿润环境。因此在许多古诗词中,白芷都与湖河池沼等水生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如南北朝诗人谢灵运的“白芷竞新茗,绿苹齐初叶”;唐代文学家陈子昂的“泛滟清流满,葳蕤白芷生”等,都为我们描绘了白芷在水边葳蕤生长的动人景象。

白芷的气味芳香,味道微苦,具有除腥去膻、增香添味、增进食欲的神奇功效,因而是日常烹饪中常见的一种香辛调味料,可广泛应用于卤、煮、酱、烤、焖、烩、煎等各种烹调方式之中,堪称去腥增香的“神器”。不过,白芷的香味太过浓烈,有一种很重的中药味道,很容易掩盖其他食物原有的味道,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很有讲究。

白芷不仅是理想的香辛调味料,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传说,有一次深秋,苏轼与佛印禅师吟诵诗歌刚回到家中,便开始鼻塞流涕、头疼欲裂,浑身酸痛难受。佛印禅师听闻此事,知道苏轼定是感染了风寒,赶紧差人送去一包草药。苏轼服用以后,很快就痊愈了。后来,苏轼去向佛印禅师致谢,并好奇地打听禅师究竟使用了什么灵丹妙药,才知是一种名为“白芷”的草药。除了民间传说,《本草纲目》等不少古代医药著作中也都明确记载了白芷的性味归经和医药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白芷不仅在解热和镇痛方面有突出的表现,而且具有扩张和收缩血管、降低血脂血压等诸多功效,是一种天然的保健良品。另外,白芷还有非常明显的美白祛斑作用,是一种古老的美容中药。

(摘编自陈博君《白芷,令人止步的王者之香》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们对白芷植物属性的认识经历了从肤浅到更加清晰的过程,而赋予其文化属性的历史则十分悠久。 B. 一直以来,大家对白芷的青睐与热忱有增无减,并借此来咏物明志,并没有受到将其误作兰草的影响。 C. 在草本植物中,白芷的外形高大,茎干劲挺,其叶片沿茎干往上依次从大至小,花形似小伞,花色洁白。 D. 白芷在水边生长,这就导致了其味微苦。它可作香辛调味料,与各种烹调方式相融,但使用时要适度。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白芷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喜长于幽野环境,早在上古尧舜禹时代,白芷就成为王者之香的代名词,意涵丰富。 B. 在古代,白芷常被拿来与兰花相提并论,以形容高雅的姿态,这是人们将白芷与兰花混为一谈的主要原因。 C. 小刚想了解白芷与兰花的区别及很多文人墨客将两者混为一谈的原因,查阅许慎《说文解字》可了解相关信息。 D. 白芷的价值巨大,其神奇功效和药用价值早就引发了人们关注,现代医学的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其药用价值。
(3) 下列对材料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主体部分,首先阐释了“芷”的文化属性,接着阐释了“芷”的植物属性及其价值。 B. 第六段列举沈从文《桃源与沅州》的例子,证明了将芷草误解为兰草对后人的巨大影响。 C. 第九段介绍白芷的外形,与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介绍斑蝥一样注意用词准确性。 D. 第十二段以现代词语“神器”突出白芷的调味功效,加深现代读者对白芷的“神秘”之感。
(4) 文中用苏轼的故事做“白芷的药用功效,在我国古代就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一观点的论据,产生了怎样的论证效果?请简要分析。
(5) 小刚的家乡盛产白芷,他想为家乡的白芷拍摄宣传片。请你结合本文相关内容,给他一些在镜头画面与内容解说上的建议。
【考点】
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类; 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论证的分析;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现代文阅读Ⅰ

表面上,种子拥有致命毒素似乎是很合理的,这是一种自然的适应性改变。毕竟,为了保护种子。有什么办法比杀死任何想要吃掉它们的东西更好呢?但实际上,从令人讨厌到真正致命的这个进化步骤要复杂得多。当一粒种子受到攻击时,植物的当务之急就是让攻击者停下来,这也是苦味、辣味和灼烧感很常见的原因。直接的生理不适赶走了种子掠食者,并告诫它们不要再来。它们甚至可以将这个教训传递给其他同类。相反,毒素可能需要过几个小时或几天才能发挥效力,这样就无法阻止正在掠食种子的攻击者了。理论上说,像蓖麻毒蛋白这样无味的毒素可能会让一只动物吃光一棵蓖麻植株的所有种子,然后离开,并在不知道原因的情况下死去。因此,引发不适感的化学物质可以阻止各类种子掠食者,而致命的毒素只能消灭单独的掠食者,这是一场持久战。这引发了一个问题,是什么进化诱因促使一些毒素不断变强,导致像蓖麻毒蛋白这样的化合物具有几乎令人难以理解的强大效力?

“似乎没有明显的答案。”当我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德里克·比利告诉我。我有段时间没联系他了,但当我遇到无法解决的难题时,这位种子研究方面的“神”总是慷慨地帮助我。他解释说.种子的毒素往往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不同的攻击者。为了使一只动物感到轻微胃痛,并警告它不要再吃这种种子,而进化出来的物质,也许对另一只动物来说是完全致命的。或者,需要好几天才能使大型生物死亡的一种毒素,也许在几秒之内就能杀死昆虫,只要昆虫误食一口便可以迅速地阻止一次攻击。“或者说,整件事可能是一次偶然事件。”他沉思了片刻,然后再一次提到了蓖麻籽的例子,“蓖麻毒蛋白是一种可以在初期轻易调动的贮藏蛋白,它的毒性也许只是一种有用的副作用”。不过,关于所有有毒的种子,有一件事是肯定的:不管它们的毒性如何,植物都必须创造出传播它们的方式。因为,假如植物无法移动它们,保证它们的安全也是徒劳的。对于蓖麻籽而言,解决方式包括两点:一个能将成熟种子抛到离母株35英尺(约11米)远的、会爆裂的豆荚,以及一个附着在种子外的、使种子对蚂蚁产生吸引力的营养包裹。在全世界的任何地方,成熟蓖麻植株附近的场景都差不多:豆荚爆裂开来,种子飞了出去,而几千只蚂蚁则忙着把种子拖回它们位于地下的巢穴。回到巢穴后,它们吃掉了种子外的食物包裹,而种子则毫发无损地埋在地下等待发芽。出乎意料的是,还没有人研究过这种食物包裹是否无害,抑或是蚂蚁已经对蓖麻毒蛋白形成了一种免疫力。不管怎样;这种巧妙的体系使蓖麻籽在不放弃传播能力的基础上变得极为致命。另一方面,解释香豆树种子中出现香豆素的原因则更难一些。

尽管严格说来,香豆素只有在霉变或化学物质改变的情况下才能成为灭鼠毒药,但这种化合物似乎仍然不太可能让啮齿动物传播种子。即使是最纯粹的香豆素也会对啮齿动物的肝脏造成严重破坏。它的毒性最初就是在一项对实验鼠所做的实验中被发现的,之后它就被禁止用作食物添加剂了。日常饮食中添加了香豆素后,这些实验鼠体重不断减轻,肝脏长出了肿瘤,早早地夭折了。从没有人在野外做过类似的动态研究,但很难想象,还有谁的饮食比生活在香豆树下的刺豚鼠、松鼠和棘鼠的饮食所含的香豆素还多。不过,这些啮齿动物依然尽情享用这些种子——偶尔还会传播它们——而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难道它们形成免疫力了吗?难道在没有香豆树种子吃的其他季节里,它们的肝脏康复了吗?或者,它们可能真的在巢穴和地洞里夭折了,无人发现。没人知道答案,但存在另一种更有趣的可能性。

很多植物都含有香豆素,但香豆树种子中所含的浓度最高。香豆树种子中的香豆素有可能在不断增加吗?难道我们正在见证一种新型化学防御策略的早期阶段吗?啮齿动物的确在传播香豆树种子,但这种情况只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幅简单画面。从植物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比较混乱。刺豚鼠和松鼠会吃掉和破坏它们遇到的每粒种子,传播的只是那些它们碰巧忘记的种子。如果香豆树种子含有足以赶走它们的香豆素,那也不是第一种针对啮齿动物的种子防御手段了。不过,要想阻止啮齿动物的伤害,香豆树必须像辣椒一样拥有撒手锏——传播种子的另一种选择。在走过了丛林中几百条调查样带、分析了实验室中几千个样本之后,我们意识到,香薰树的确有另一种选择。

(摘编自索尔·汉森《种子的胜利:雨伞谋杀案》)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受到攻击时,有些种子可让掠食者产生直接的生理不适,以赶走它们;而有些种子则因毒素效力慢,无法及时阻止掠食者。 B. 种子的毒素对不同的攻击者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它会选择一种动物对其警告,甚至会杀死这种动物,并决定其死亡时间。 C. 一般情况下香豆素不会成为灭鼠毒药.而实验证明当实验鼠吃了添加香豆素的食物后.其肝脏会严重受损,甚至长出肿瘤。 D. 香豆树种子中的香豆素浓度最高,但我们不确定其中的香豆素的含量是否在增加,也不确定啮齿动物吃完之后是否就会死亡。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蓖麻毒蛋白这样的毒素发挥效力的时间不定,但最终可能使掠食者致命,这说明阻止正在掠食种子的攻击者并不重要。 B. 蓖麻籽利用爆裂的豆荚将种子弹出去,靠营养包裹吸引蚂蚁将其拖到地下巢穴,这样即便是蓖麻籽有毒,也能得到传播。 C. 香豆树下的刺豚鼠、松鼠和棘鼠的饮食所含的香豆素很多,而它们食用后没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其原因

值得人们研究。

D. 文中并没有介绍香豆树种子采取的另一种传播方式,但从“撒手锏”一词可以推断、香豆树的另一种选择会更有效。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 ) A. 野生河豚含有的毒素较为稳定,常见的烹调方式不能完全去除。 B. 考拉靠胃肠道中活跃的微生物分解桉树叶中的毒素。 C. 小孩子误食一颗黄花夹竹桃种子,或成年人误食—8~10颗种子即可致命。 D. 萓草的根部有毒,中毒的人多数是把它跟可以吃的黄花菜相混淆了而误食。
(4) 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
(5) 好的科普文应该具备科学性、准确性、通俗性。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未知 普通
2.实用类文本阅读

材料一

2018年4月2日,教育部制定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其中提到发展目标:

到2020年,基本完成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并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到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部分理论研究、创新技术与应用示范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有效支撑我国产业升级、经济转型和智能社会建设。

到2030年,高校成为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的核心力量和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摘编自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

材料二

2018年6月8日,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在回答“《行动计划》在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何举措”的问题时,相关负责人说:支持高校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设置人工智能学科方向,深入论证并确定人工智能学科内涵,完善人工智能的学科体系,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相关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加快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积极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控制、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法学等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探索“人工智能+X”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校对照国家和区域产业需求布点人工智能相关专业。加快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和资源向教育教学转化,推动人工智能重要方向的教材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推动编写一批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本科生、研究生教材和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将人工智能纳入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引导高校完善人工智能领域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并通过增量支持和存量调整,稳步增加相关学科专业招生规模、合理确定层次结构,加大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力度。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人工智能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相关教学、科研资源对外开放,建立面向青少年和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摘编自中国政府网

材料三

6月10日,在江汉大学举行的高校招生咨询会上,人工智能成为了家长和考生最关注的专业之一,多数家长们看好它的就业和薪资前景。

长江日报记者发现,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教育部在汉高校在设置此类专业时非常积极主动。在湖北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高校里,除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双一流高校全部“集体上线”。

省属高校中,湖北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轻工大学今年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作为市属高校的江汉大学围绕武汉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双一流高校建设需要,增加了大数据、智能制造专业方向;武汉商学院去年成立了湖北省首个机器人工程本科专业。

部分民办高校也十分敏感,武昌理工学院、武汉工程科技学院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武昌首义学院、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那么,如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张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一定是交叉学科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人才时一定要打牢基础。江汉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程辉也持同一观点。他认为低年级的大学生首先要学好数学、计算机这些基础学科知识,到高年级再进行大数据挖掘分析实践。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认为,人工智能人才可以结合项目进行培养。

——摘编自2018年6月12号《长江日报》

(1) 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020年时,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优化布局基本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B. 2025年,高校在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成效显著,并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C. 2030年,中国要建设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高校在技术和人才方面,要发挥核心力量作用。 D. 该目标从人工智能领域的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提出,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凸显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前景。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果计划得以顺利实施,那么,2030年,高校将成为引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我国也因此而走在了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B. 高校要努力构建多层次教育体系,开放人工智能教学、科研资源,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科普工作。 C. 大数据、机器人工程成高校爆款专业,与人工智能本身的发展前景有关,同时,跟教育部出台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有关。 D. 培养人工智能人才一定要打牢基础,所以,专家们并不建议在大学低年级就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
(3) 教育部在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举措?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
实用类文本阅读 常考题 普通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是我在四十年代后期,根据我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一课的内容。

我当时在大学里讲课,不喜欢用现成的课本,而企图利用和青年学生们的接触机会,探索一些我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课题。那时年轻,有点初生之犊的闯劲,无所顾忌地想打开一些还没有人闯过的知识领域。我是一面探索一面讲的,所讲的观点完全是讨论性的,所提出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大胆朴素,因而离开所想反映的实际,常常不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是失之片面,就是走了样。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

在教室里讲课和用文字传达,公开向社会上发表,当然不能看作一回事。我是明白这个道理的,在发表这些文章之前,犹豫过。所以该书初次出版时在《后记》中向读者恳切说明:由于刊物的编者“限期限日的催稿,使我不能等很多概念成熟之后再发表。”“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说是完稿,只是一种尝试的记录罢了。”尝试什么呢?尝试回答我自己提出的“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

三联书店建议我把这本小册子送给他们去重刊。我同意他们的建议是因为我只把它看成是我一生经历中留下的一个脚印。现在把它作为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拿出来再看看,倒另有一番新的意义。至于本书内容所提出的论点,以我现有的水平来说,还是认为值得有人深入研究的,而且未始没有现实的意义。

这本小册子和我所写的《江村经济》《禄村农田》等调查报告性质不同。它不是一个具体社会的描写,而是从具体社会里提炼出的一些概念。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并不排斥其他体系同样影响着中国的社会,那些影响同样可以在中国的基层社会里发生作用。搞清楚我所谓乡土社会这个概念,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具体的中国社会。

我这种尝试,在具体现象中提炼出认识现象的概念,在英文中可以用IdealType这个名词来指称。IdealType的适当翻译可以说是观念中的类型,属于理性知识的范畴。它并不是虚构,也不是理想,而是存在于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质,是通过人们的认识过程而形成的概念。这个概念的形成既然是从具体事物里提炼出来的,那就得不断地在具体事物里去核实,逐步减少误差。我称这是一项探索,又一再说是初步的尝试,得到的还是不成熟的观点,那就是说如果承认这样去做确可加深我们对中国社会的认识,那就还得深入下去,还需要花一番工夫。

当三联书店提出想重刊此书时,我又从头读了一遍。我不能不为当时那股闯劲所触动。而今老矣。回头看,那一去不复返的年轻时代也越觉得可爱。我愿意把这不成熟的果实奉献给新的一代年轻人。这里所述的看法大可议论,但是这种一往无前的探索的劲道,看来还是值得观摩的。让我在这种心情里寄出这份校订过的稿子给书店罢。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重刊序言》)

材料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一位作家说过,能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分殊。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着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摘编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同意三联书店将《乡土中国》重刊,主要是因为这小册子反映的他年轻时探索新知的闯劲是值得新一代年轻人观摩的。 B. 作者在讲台不讲现成的课本,而讲自己探索的尚不成熟的想法,是因为他那时候还年轻,有向未知领域进军的劲道。 C. 《乡土中国》只是对中国基层传统社会的一种尝试的记录,书中的观点并不成熟,因此对中国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 D. 《乡土中国》一书通过对中国基层具体社会的描写,探索了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的实质,是一项创举。
(2) 下列对材料一、二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费孝通在具体的中国社会中提炼出认识中国社会现象的概念,因而这些概念可以反映中国社会某方面的实际。 B. 《乡土中国》是一件学者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其出版并重刊,表明学术的创新比逻辑严谨更重要。 C. 将胡辣汤做得顾客盈门、生意红火,和能让火箭上天没有本质的区别,可见职业品质、专业精神才是尤其可贵的。 D. 如果一个市场环境和国家浮躁风气、短视心态流行,那么崇高的工匠精神就会缺乏,图书出版就难免粗制滥造。
(3)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证据证明“科学创新需要工匠精神”这一论点的一项是(   ) A. 《庄子》中记载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庖丁解牛做到了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地步,技艺高超到合乎音乐节奏的境界。 B. 唐朝诗人贾岛作诗酷爱苦吟,每每反复推敲,“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人们因他推敲诗句痴迷,称其为“诗囚”。 C.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钻深山、探古寺、攀古塔、临古画,手绘古建筑图,构图之精准、细节之精细,令人赞叹不已。 D.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通过长达12年的时间,试验了34个豌豆品种,最终发现了遗传、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等规律。
(4) 材料一是一篇序言,以此类推,如果给一本叫《工匠精神》的书写序言,你认为至少须表达哪两层意思?请简要分析。
(5) 有人认为,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只是他在大学里讲课的内容,他自己也说书里的“概念一般都没有经过琢磨”,又重刊此书,说明他还是工匠精神不够的。请根据材料一、二,对这种观点予以反驳。
实用类文本阅读 未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