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余生长泰山下,尝搜讨故,更思以游履得其实。乾隆癸亥 , 安邱刘履夫其旋教授泰安,与余善,每同攀幽跻险,探稽往躅。

戊辰春,车驾东巡。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泰山纪略》,脱稿授余。后履夫知嘉定县,卒官。余亦卜居山中。

岁庚辰,有仁和成城卫宗者,来纂《泰安府志》,访获《纪略》,极加叹赏,因请携归。厥后别刻《泰山胜概志》一卷,并多采《纪略》。然其中有一地两称,或名同地异。岩谷险阻,向有题刻,惜为苔蔽莫辩者,近乃竖梯亲加刮摩以核之,虽风雨寒暑,弗惮其劳。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凡古迹、祠宇、桥坊,悉缀其下。他如高里、徂徕、云亭诸山,皆支峰别阜;石汶、北汶、三溪诸水,同归于大汶;再灵岩、琨瑞川谷名迹,连属岳之极北者,虽异县何妨两载,而泰山全体著矣。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之游者易考焉。惟是管窥所及,文词鄙拙,复芟芜校订,自乙酉迄壬辰,四易稿而始定,非敢谓《记》之成也,聊以自娱山居云尔。

日观峰南为爱身崖,旧称舍身崖。三面陡削,绝无尾径。四方愚民,往往为亲病誓代,亲愈则跃身投崖以死。明何起鸣缭垣示禁,碣曰“爱身”。

绝巅西里许为丈人峰,状如老人伛偻。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云:“玄宗封禅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女婿郑镒本九品官,封禅后因说骤迁五品,兼赐绯服。玄宗见镒官位腾耀,怪而问之,镒无词以对。黄幡绰曰:‘此泰山之力也’。”

(选自清代聂鈫《泰山道里记》)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 B. 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 C. 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 D. 而又质之/野老参考群书竭半生/精力爰汇为一编/名曰《泰山道里记》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岱”是泰山的别称。杜甫《望岳》诗中“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写的就是泰山。 B. “乾隆癸亥”是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苏轼《赤壁赋》中“壬戌之秋”属于干支纪年法。 C. “除”指授官,一般指除去旧职,授予新职。和“予左迁九江郡司马”中“左迁”相同。 D. “绯服”指红色官袍,官服服色变化反映了官员品级的变动。唐代五品官员官服为绯色。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作者在另外编写《泰山胜概志》一书的时候,参考了《泰山纪略》上的很多内容。 B. 作者为了弄清地名上的疑问,不惜攀山越岭,亲自搭梯子爬上山岩并刮除苔藓来求证。 C. “舍身崖”变为“爱身崖”,是因为明代何起鸣在崖上建造围墙并立“爱身”碑。 D. 黄幡绰评价郑镒一下子从九品官升到五品官是靠了“泰山之力”,一语双关,意含讽刺。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当事属履夫,辑御路古迹,随笔《泰山纪略》,脱稿授余。

②之数者,庶几补前人诸记所不逮,亦欲使后之游者易考焉。

(5) 《泰山道里记》成书不易,作者从准备写书到最终完稿,做了哪些工作?请简要概括。
【考点】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筛选信息; 官职; 称谓; 表示时间用语;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①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②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内。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③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④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欧阳修《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传》)

(1)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①善属文,书画( ) ②世宗以景故,不( )

③王师金陵( ) ④左千牛卫将军( )

(2) 下到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B.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C.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D. 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已/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
(3) 请将文中画直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4) 根据文章,分析李煜的人物形象。
(5) 《虞美人》中所写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欧阳修笔下的“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中都体现了李煜的“愁”,你更喜欢谁写的?请简述你的理由。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2.文言文阅读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以沛公为砀郡长,封为武安 , 封项羽为长安侯。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项羽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攻破函谷关。遂西,屠烧咸阳秦宫室,所过无不残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史记.高祖本纪》有删改

春,汉王部五诸侯兵,凡五十六万人,东伐楚。项王闻之,乃西从萧,晨击汉军而东,日中,大破汉军。汉军皆走,而汉王与数十骑遁去。欲过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家皆亡。汉王道逢得孝惠①、鲁元②,乃载行。楚骑追汉王,汉王急,推堕孝惠、鲁元车下,滕公常下收载之,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③。

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④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 ”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注】①孝惠,刘邦的嫡长子。②鲁元:刘邦之女。③太公,此指刘邦的父亲。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B.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C.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D.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侯,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周代的五等爵位由高到低依次排列是:公、侯、伯、子、男。 B. 符,中国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遣兵将的凭证,用铜、玉、竹、木等制t成,上刻文字、分为两半,双方各执一半,合二为一方有效,如兵符、虎符等。节,缀有牦牛尾的竹竿,古代使者出使时用作凭证。 C. 弃市,是死刑的一种,自商周时即有。古代在闹市执行死刑,并将尸体暴露街头示众,称“弃市”。 D. 北面,即北向。指臣服于人。古代君主坐在南方,臣子坐在北方朝见天子,故以北面指称臣。例如《鸿门宴》中,沛公拜见项羽时坐在北面,足见刘邦的处境已令人担忧。
(3)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杀秦王子婴,说明刘邦宽厚仁德;但他也有极端自私、薄情的阴暗一面,比如为了自己逃命,几次从车上推下自己的亲生儿女。 B. 刘邦进入咸阳后,丝毫不为重宝女色所动,直接封闭府库,还军霸上。这足以说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 与项羽的屠烧做法形成对照,刘邦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废除秦朝苛法,秋毫无犯,赢得了秦地百姓的拥护,人心所向,为他日后打败项羽奠定了基础。 D. 就节选部分而言,《史记.高祖本纪》对刘邦多有赞美,哪怕是顺手一笔写了刘邦的本性,也是淹没在刘邦能从谏如流、宽政爱民的众多信息之中,而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则毫不留情地揭示了刘邦的冷酷无情与无赖形象。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如是者三。曰:“虽急不可以驱,奈何弃之?”于是遂得脱。

②北蛮夷之鄙人,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

文言文阅读 常考题 普通
3.文言文阅读

(甲)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a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

贤于已者,问焉以破其疑,所谓“就有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已者,问以资切碳,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菟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压夫,以火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三代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已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已者是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已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把之而不甘问卷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恶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来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节选自清·刘开《问说》)

(乙)

嗟乎!师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 , 恶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感者也。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或卵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逼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节选自唐韩愈《师说》)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同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B. 贤于已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C.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D.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同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就有道而正"与乙文中"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道"意思一样。 B. 甲文中“问焉以资切磋”与乙文中“则耻师焉”中的“焉”意思不一样。 C. 《周礼》是儒家经典,是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周公旦所著。 D. 巫医,古代巫和医不分,故并举。巫主要以祝祷、占卜等为业,也为人治病。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与荀子的《劝学》提出观点的方式是一样的,都是开门见山。 B. 甲文提倡多问,对低于自己的人,可以交相问难,审同而明辨之。 C. 乙文批判当时“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并评价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 D. 甲乙两文对“问”的论述角度不同,甲强调“学必好问”,乙主张“从师而问”。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人不足服矣,事无可疑矣,此唯师心自用耳。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5) 甲文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举一例进行分析。
文言文阅读 常考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