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言文阅读

李百药,字重规,定州安平人,隋内史令德林子也。幼多病,祖母赵以“百药”名之。七岁能属文,父友陆乂等共读徐陵文,有“刈琅邪之稻”之语,叹不得其事。百药进曰:“《春秋》‘鄅子藉稻’,杜预谓在琅邪。”客大惊,号奇童。引荫补三卫长。乃性疏说,喜剧饮。开皇初,授太子通事舍人,兼学士。谗,辄谢病去。十九年,召见仁寿宫,袭父爵安平公。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爱其才,署礼部员外郎。奉诏定五礼、律令、阴阳书。

初,以疾去舍人也,炀帝在扬州,召不赴,衔之。及即位,夺爵,为桂州司马。官废,还乡里。大业九年,戊会稽,管崇乱,城守有功,帝其名谓虞世基曰:“是子故在,宜斥丑处。”乃授建安郡丞。至乌程,江都难作,沈法兴、李子通、杜伏威更相灭,百药转侧寇乱中,数被伪署,危得不死。会高祖遣使招伏威百药劝朝既至历阳中悔,欲杀之,饮以石灰酒,因大利濒死,既而宿病皆愈。伏威治书辅公福使杀之,为王雄保护得免。公柘反,授吏部侍郎。

贞观元年,拜中书舍人,封安平县男。明年,除礼部侍郎。时议裂土与子弟功臣,百药上《封建论》,理据详切,帝纳其言而止。四年,授太子右庶子。太子数戏媒无度,乃作《赞道赋》以讽。它日,帝曰:“朕见卿赋,述古储贰事,劝励甚详,向任卿,固所耳!”赐彩三百段。帝尝与偕赋《帝京篇》,叹其工,手诏曰:“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卒,年八十四,谧曰康。

百药,名臣子,才行世显,为天下推重。侍父母丧还乡,徒跣数千里。服虽除,容貌癯瘠者累年。好奖荐后进,得俸禄与亲党共之。翰藻沈郁,诗尤其所长,樵厮皆能讽之。所撰《齐史》行于时。

(选自《新唐书·李百药传》,有删改)

(1)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会高祖A遣使招B伏威C百药D劝朝E京师F既至G历阳H中悔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荫补,文中指因父李德林荫庇补官三卫长,这是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一种选官制度。 B. 被,指遭受、遭遇,与《琵琶行并序》“妆成每被秋娘妒”中的“被”词义不相同。 C. 顾,指看着,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赢得仓皇北顾”中的“顾”词义相同。 D. 望,指希望,与《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中的“望”词义不相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百药聪慧多知。父亲的朋友共读文章时,不知“刈琅邪之稻”的故事,却被李百药说出是杜预所说的,父友十分震惊。 B. 李百药才华出众。仆射杨素、吏部尚书牛弘欣赏李百药的才华,安排他担任礼部员外郎,后来又命套百药修订五礼、律令、阴阳书。 C. 李百药历经危难。隋末江都发生叛乱,李百药辗转寇乱,后多次被伪政权任命官职,还曾差点死于杜伏威之手。 D. 李百药深受推崇。他赤足护父母灵柩还乡,好奖掖年轻人,又将自己的俸禄分享给亲朋幕僚,他的才能和品行彰显于世,深得天下人推重。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伏威诒书辅公祏使杀之,为王雄诞保护得免。

②卿何身老而才之壮,齿宿而意之新乎? 

(5) 从炀帝和太宗对待李百药的事件中反映出他们各自怎样的性格特点?
【考点】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筛选信息; 官职;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文言文阅读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节选自《离骚》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而问之曰:“ 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 ”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 , 自令放?”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不复与言。

——《渔父》

(1) 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B.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C.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D.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2) 下列各句的句式与“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相同的一项是(   ) A.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B. 夫晋,何厌之有 C.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D.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3) 下列课文中和选文中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而问之曰                而燕国陵之耻除矣 B.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 C. 何不淈泥而扬其波         以乱易整,不武。吾还也。 D. 安能以身察察             臣壮也,犹不如人
(4)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 车以复路兮           朕:皇帝的自称 B. 长余佩之陆离             陆离:修长的样子 C. 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 D. 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
(5) 下列对《渔父》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开篇以“颜色憔悴,形容枯槁”这八个字形象地刻出屈原政治失意、心力交瘁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 B. 本文采用对话体的形式塑造了一位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渔父形象,他劝屈原与世俗同流,不必独醒高举, C. 本文屈原用“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两个浅近形象的借代句,说明自己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态度。 D. 本文是一篇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给我们树立了一种高尚的人格精神:为人生理想毅然赴死,以死明志。
(6)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②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十岁通五经。自梦笔头生花,后天 才赡逸。喜纵横, 击剑为任侠, 轻财好施。更客任城, 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 居徂徕山中,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 “子,谪仙人 也。 ”乃解金龟换酒, 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 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 赐 食,亲为调羹,诏供奉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 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阻之。白益傲放,与贺之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 ”。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 欲登华山, 乘醉跨驴经县治, 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 “ 曾令龙巾拭吐, 御手调羹, 贵妃捧砚, 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 “不知翰林至此。 ”白长笑而去。 尝乘舟与崔 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璘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 为僚佐。 璘起兵反,    白逃还彭泽。璘败,    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洲,见郭子仪, 奇之, 曾 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白晚节好黄、老,度牛渚矶,乘酒捉月,沉水中。初,悦谢家青山,今墓在焉。

(节选自元代辛文房《唐才子书•李白传》)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B.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C.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D. 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旁/若无人
(2) 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有关文化常识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总称。 B. 谢公:指北朝诗人谢灵运。谢灵运喜欢游山,游天姥山时,曾在剡溪居住。 C. 翰林:文中“不知翰林至此 ”,此处“翰林 ”,是指李白在翰林院中曾任供奉一职, 其主要任务是宴饮陪侍皇帝并写应和诗文聊以娱乐。 D. 辟:由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白天赋异禀,连出生都颇富神秘色彩。李母梦见太白金星而生下李白, 所以李白的名 字中有白字,他十岁时就通晓五经,曾梦见笔头生花,此后即才华横溢。 B. 贺知章对李白曾有知遇之恩。贺知章很欣赏李白的诗才, 感叹他是遭贬的仙人。李白后 经贺知章的推荐,担任翰林。 C. 郭子仪曾有恩于李白。后来,李白有难,郭子仪又请求官府赦免李白的死罪。 D. 李白天性崇尚自由。在朝廷上下, 李白都表现出放荡不羁的个性, 这说明李白是个决不 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人。
(4) 把文中划横线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

②璘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璘败,累系浔阳狱。

文言文阅读 未知 普通
3.文言文阅读

三月甲午朔,上(后周世宗柴荣)行视水寨,至淝桥,自取一石,马上持之,至寨以供炮,从官过桥者人赍一石。六月壬申,彰信节度使李继勋营于寿州城南,唐刘仁赡伺继勋无备,出兵击之,杀士卒数百人。四年春正月,周兵围寿春,连年未下,城中食尽。齐王景达遣都军使边镐将兵数万溯淮救之。刘仁赡请边镐守城,自帅众决战,齐王不许,刘仁赡愤邑成疾。三月已丑夜,帝渡淮,抵寿春城下。庚寅旦,躬擐甲胄,军于紫金山南山。命太祖皇帝(赵匡胤)击唐先锋寨及山北一寨,皆破之,由是唐兵首尾不能救。丙午,监军使孙羽等作仁赡表,遣使奉之来降,帝遣使入城宣谕。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是日卒,追赐爵彭城郡王。诏开寿州仓赈饥民。上自至泗州城下,禁军中刍荛者毋得犯民田,民皆感悦,争献刍粟。既克泗州,无一卒敢擅入城者。唐陈觉自周还,矫以帝命谓唐主曰:“闻江南连岁拒命,皆宰相严续之谋,当为我斩之。”唐主知觉素与续有隙,固未之信。钟谟请覆之于周,唐主乃谟复命,言:“久拒王师,皆臣愚迷,非续之罪。”帝闻之,大惊曰:“审如此,则续乃忠臣。朕为天下主,岂教人杀忠臣乎!”唐主遣其子纪公从善与钟谟俱入贡,上问谟曰:“江南亦治兵,修守备乎?”对曰:“既臣事大国,不敢复尔。”上曰:“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 , 然人生难期,至于后世,则事不可知,归语汝主,可及吾时完城郭,缮甲兵,据守要害,为子孙计。”

臣光曰:世宗以信令御群臣,以正义责诸国,刘仁赡以坚守蒙褒,严续以尽忠获存。江南未服,则亲犯矢石,期于必克;既服,则爱之如子,推诚尽言,为之远虑。《书》曰:“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世宗近之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世宗征淮南》)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B. 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C. 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D. 以刘仁赡为天平节度使兼中书令/制辞略曰/尽忠所事/抗节无亏/前代名臣/几人堪比/朕之伐叛/得尔为多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刘仁赡请边镐守城”与“无至千里”(《劝学》)中两个“以”字含义不同。 B. “唐主乃谟复命”与“为长句”(《琵琶行》)中两个“因”字含义相同。 C. “朕之伐叛,得尔多”与“耳得之而声”(《赤壁赋》)中两个“为”字含义不同。 D. “由是唐兵首尾不能救”与“彼与彼年若也”(《师说》)中两个“相”字含义相同。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寿春被围,城中粮食匮乏,齐王景达派兵救援;刘仁赡请求率众与后周军决一死战,齐王景达不同意,             刘仁赡因此愤恨忧郁病倒。 B. 后周世宗渡过淮水,抵达寿春城下,他亲自穿上盔甲,指挥作战,并命令赵匡胤攻击南唐军寨,使得         南唐军队首尾无法互相救援。 C. 世宗在征讨淮南过程中,关心当地百姓,保护百姓利益:他在寿州开仓赈济饥民,禁止打柴的士兵侵         犯民田,得到百姓拥护。 D. 陈觉假传后周世宗的诏令欲杀严续,南唐国主利用机会向世宗陈情,世宗认为严续对南唐尽忠,不应      该将其杀害。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庚寅旦,躬擐甲胄,军于紫金山南山。

②向时则为仇敌,今日则为一家,吾与汝国大义已定,保无他虞。

(5) 文末司马光引用《书》中的“大邦畏其力,小邦怀其德”来赞美周世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引用的目的是什么?
文言文阅读 常考题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