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深刻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标志着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两大国家集团的对抗……主导了战后国际关系。这是一种非战非和的状态。我们或许可以争辩,两极格局究竟导致了全球的动荡和不安,抑或发展起一种稳定机制。毕竟世界出现了某种稳定状态——至少第三次世界大战不会爆发。

——(美)理查德·W·布利特等《20世纪全球史》

材料二:

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权力的转移和扩散。权力从传统强国欧美向新兴大国转移,并扩散至其他地区力量中心,世界格局有进入“碎片化”时代的征兆。

—摘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2011年《国际形势黄皮书》

材料三:

维持世界各地和平;发展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 帮助各国共同努力,改善贫困人民的生活,战胜饥饿、疾病和扫除文盲,并鼓励尊重彼此的权利和自由;成为协调各国行动,实现上述目标的中心。

(1) 材料一中“这一潜在秩序的瓦解”指的是哪一国际秩序?材料一中的“非战非和的状态”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当今的世界格局仍处于一个过渡期”当今的世界格局是怎样的趋势?据材料二指出,在过渡期,权力出现了怎样的转移与变化?
(3)  材料三是哪一国际组织的宗旨?该组织是哪一会议决定成立的?
(4)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国际秩序的因素有哪些?
【考点】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美国的冷战政策; 联合国与“安理会”;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国际新秩序;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未知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货币地租的发展、自营地的出租、土地市场的活跃、修道院的解散、圈地和兼并等都是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重要因素……一定规模的雇佣劳动经营以及为市场而生产,是租地农场……,也是人们特别强调的有别于家庭农场的特征。

——摘编自黄春高《14-16世纪英国租地农场的历史考察》

材料二: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和新的资产阶级的兴起。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要求摆脱宗教神学的桎梏,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快乐。所以,他们自登上历史舞台,就开始同封建势力及其精神支柱―宗教神权统治展开激烈的斗争,从而引发了一场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领域的革命。

——摘编自康天意《文明的狂飚疾进时代》

材料三:

15世纪欧洲人的大航海事业,推动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时代来临,其重要动力之一就源自破除丝绸之路的阻塞。面对丰厚的东方贸易利润与东方消费品诱惑,欧洲各国充满了羡慕和嫉妒!于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扬帆,目的就是寻找一条不受意大利人控制,也可避开阿拉伯人要挟的通往东方的道路,清除远东与西欧之间丝绸之路上的所有搞客。

——摘编自张国刚《“丝绸之路”与中国式“全球化”》

(1) 根据材料一,分析促使租地农场形成的原因及其经营特征。
(2) 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运动产生的影响。
(3) 材料三图片中的航线是哪位航海家开通的?根据材料三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世纪“全球化时代”来临的动力因素。
材料分析题 常考题 普通
2.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45亿马克,而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就达52亿马克。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加之在交通运输方面,英国依靠迅速发展起来的铁路和汽船,使它的商品流通比任何国家都要快。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不平等现象愈来愈严重……2002年,最富裕诸国与最贫穷诸国的人均所得比率超过五十比一……较穷国家为保护自身利益采取行动。在世界贸易组织2003年组织的坎昆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上,由印度、中国、巴西、南非领军的一群国家……毫不客气地点出,富国大幅补贴本国农产品,对农产品贸易设立严重障碍,使较穷国家难以和它们竞争。谈判随之破裂。 

——摘编自【美】彭慕兰、史蒂文•托皮克《贸易打造的世界》

(1)  根据材料一,“三角贸易”的起点是哪里?“三角贸易”中最主要的商品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三角贸易”揭示出资本原始积累的什么特点?
(2)  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的表现及原因。
(3)  根据材料三回答,当今富裕国家与贫穷国家之间存在什么严重问题?印度、中国等国认为较穷国家难以与富国竞争的原因是什么?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之一是解决贸易争端,根据材料四评判其在坎昆谈判上是否有效发挥了这一职能?
(4)  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材料分析题 未知 普通
3.科学理论源于社会实践,又指导社会实践,推动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材料二 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领导了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热情支持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满腔热情、百折不挠推动各国工人运动发展。

材料三 ……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极大壮大了世界社会主义力量。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上述材料均摘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四 下图

材料五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马克思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立了什么理论?该理论诞生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中“世界上第一个国际工人组织”是什么?“世界上第一次工人阶级夺取政权”建立了什么政权?
(3) 材料三中“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具体指什么重大历史事件?其领导人是谁?历史地位如何?
(4) 根据材料四,概括苏俄1913-1925年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1913-1925年变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
(5) 根据材料五,指出维尔斯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认识变化的原因。斯大林对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形成的固定模式称为什么?
(6) 综上所述,请你就材料三中“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这句话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分析题 未知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