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照片真实地呈现历史场景,图画反映了历史现象,各种史料都会记录历史情况。请仔细阅读和观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 
材料二: 
​ 
材料三:土地改革后,农民早出晚归,积肥修堤,添置耕牛和农具。1950年冬湖南省就动工建水塘9.8万多个,修堤坝2.2万多座,修沟渠4000多千米,受益田地750万亩。辽宁全县三十里堡梅家村的翻身农民,昼夜不停地拉土垫地,把1000多亩盐碱地改变为良田,种上花生和棉花。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科书

请回答:

(1)  材料一的图1和图2所示场景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和建设的两个重大历史时刻。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要阐述图1和图2的历史事件“新”在哪里。
(2)  材料二的图3和图4所示场景是新中国政权巩固和国家建设中的两个英雄人物。请结合所学知识,任选图3或者图4中的一幅,简述这一幅图中的英雄事迹如何反映该时期的奋斗特点。
(3)  根据材料三的内容,提炼出一个主题观点。请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分析土地改革的影响。
【考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土地改革;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黄继光和邱少云;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材料分析题 未知 普通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1. 所谓“三农”问题,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南昌市人民政府在1950年11月17日发给农民万玉秀的土地所有权证。 

 材料二:第一,主要原因是农村土地改革后,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与此同时,尽管政府又大力引导农民进行了互助合作,但是,随着工业建设和城镇工矿区的发媕娿,国家结商品粮和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分散的、落后的小农经济所能提供的产品越来越不能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粮食问题日益严重…… 

----《1953年我国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三: 

 

 材料四: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对迅速推开的农村改革进行了总结,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并对当年和此后一个时期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具体的部署。之后,连续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关于农村政策的。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用名词一一“五个一号文件”。 

 材料五:(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给万玉秀土地所有权证的法律依据(2分)。谈谈土地所有权证的发放对我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急迫性,以及三大改造完成后,我国的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社会性质发生的变化。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的两幅图片反映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运动。 
(4)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并谈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 
(5) 依据材料五,指出党为达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农业农村实施的战略。 
材料分析题 常考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