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实验小组探究Cu与Fe(NO3)3溶液的反应。取3 g 铜粉加入到100 mL 0.6 ‍mol/L Fe(NO3)3溶液(用HNO3调pH=1)中,振荡、静置30分钟,铜粉减少,溶液呈棕绿色,未见有气泡产生。
(1) 预测NO3-和Fe3+分别与Cu发生了反应,补充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 Ⅰ   3Cu + 2NO + 8H = 3Cu2+ + 2NO↑ + 4H2O  

反应 Ⅱ    。

(2) 探究反应Ⅰ是否发生

①设计实验:取3 g 铜粉加入到100 mL 溶液中,振荡、静置30分钟。

②若反应 Ⅰ能够发生,预计观察到的现象有

实际现象不明显,借助传感器证明反应Ⅰ能够发生。

(3) 探究反应Ⅱ是否发生

步骤1:取3 g 铜粉加入到100 mL 0.3 mol/L Fe2(SO4)3溶液(用H2SO4调pH=1)中,溶液迅速变为蓝绿色。

步骤2:取步骤1中上层清液,滴加少量KSCN溶液,出现白色浑浊,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

①KSCN溶液的作用是 

②已知,CuSCN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步骤2中“溶液变红,振荡后红色褪去”的原因

(4) 查阅资料可知,反应 Ⅰ和反应Ⅱ 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6.3×1062 K=5×1014。请从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角度简述对Cu与Fe(NO3)3溶液反应的认识
【考点】
化学平衡常数; 铜及其化合物; 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实验探究题 未知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中和热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量筒量取50mL0.50mol·L-1盐酸倒入量热计的内筒,测出盐酸温度,用水将温度计上的酸冲洗干净,擦干备用;

②用另一量筒量取50mL0.55mol·L-1NaOH溶液,用温度计测出其温度;

③将NaOH溶液分次缓慢倒入量热计的内筒中,搅拌使之混合均匀,测得混合液的平均温度;

④重复测量2~3次,准确记录数据。

回答下列问题:

(1) 上述步骤中有两点不正确,分别是
(2) (填“能”或“不能”)用相同形状的细铁丝代替玻璃搅拌器,理由是
(3) 现将一定量的稀氢氧化钾溶液、稀氢氧化钙溶液、稀氨水分别和1L1mol·L-1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其反应热分别为△H1、△H2、△H3 , 则△H1、△H2、△H3的大小关系为
(4) 假设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又知中和反应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1。为了计算中和热,某学生实验记录数据如表: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实验序号

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

混合溶液

1

20.0

20.1

23.2

2

20.2

20.4

23.4

3

20.5

20.6

23.6

依据该学生的实验数据计算,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结果保留1位小数)。

(5) 上述实验结果与中和热数值57.3kJ·mol-1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不可能为(填序号)。

①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②用量筒量取盐酸溶液体积时仰视读数

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内筒中

④测量稀盐酸的温度计未洗净直接测定NaOH溶液的温度

实验探究题 常考题 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