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Ⅰ.几丁质广泛存在于甲壳类动物的外壳、昆虫的外骨骼和真菌的细胞壁中。某些微生物能合成几丁质酶(胞外酶),使几丁质降解为N-乙酰氨基葡萄糖,然后进一步转化利用。科研人员试图从土壤中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几丁质的菌株,通过微生物培养获得几丁质酶,用于生物防治。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为唯一碳源的固体选择性培养基上筛选目标菌株。
(2) 科研人员筛选出了产几丁质酶的菌株A。将菌株A发酵产生的几丁质酶粗提液加入到盛有马铃薯培养基的培养皿中,用法分别接种4种病原真菌,以代替几丁质酶粗提液作为对照。结果见下图,几丁质酶粗提液对的抑菌效果最强(填入病原菌编号)。

(3) PCR技术是获得人HTT基因常用的方法,制备PCR反应体系时,向缓冲溶液中分别加入人HTT基因模板、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及等,最后补足
(4)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中,SgRNA是根据靶基因设计的引导RNA,准确引导Cas9切割与SgRNA配对的靶基因DNA序列,由此可见,Cas9在功能上属于酶。与CRISPR/Cas9相比,限制酶不宜用于基因编辑的原因是
【考点】
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PCR技术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培养基概述及其分类;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详细);
【答案】

您现在未登录,无法查看试题答案与解析。 登录
综合题 未知 困难
能力提升
真题演练
换一批
2.β-1,3葡聚糖酶可以水解许多病原真菌细胞壁外层的β-1,3葡聚糖和几丁质,降解真菌细胞壁,从而抑制真菌的生长与繁殖。研究人员在植物中克隆到β-1,3葡聚糖酶基因(BG2)并转入苹果主栽品种,以减少苹果真菌病害、实现无公害生产。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BG2的克隆可利用PCR技术,需要一小段能与该基因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作为引物,BG2在克隆前,需准备种引物。
(2) 上图为利用PATC940(经农杆菌Ti质粒改造获得)构建BG2抗病质粒的过程。图中右下处的酶为DNA连接酶,人工设计的复合启动子的作用是驱动转录和提高(增强)转录活性,它位于目的基因(BG2)的(填“上游”或“下游”)。用Xba I 酶切、Spe I酶切、Not I酶切目的基因与PATC940的优点是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可以防止以及防止目的基因与质粒反向连接。
(3) 中国科学家独创的一种方法,将Bt基因导入棉花细胞,这种方法是,例如,可以用微量注射器将含目的基因的DNA溶液直接注入中、研究人员将转入BG2抗病质粒的农杆菌与苹果外植体共培养,进行遗传转化。目的基因BG2将随着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而进入细胞,并随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
(4) 在完成遗传转化后,培养基中至少要加入两种抗生素,请推测其作用分别是:一种用于杀死农杆菌,另一种用于
综合题 未知 普通